夏军旗第一个踏上舷梯,军靴撞击钢板的声响如同战鼓擂响,在晨雾中激荡。
在他身后,海军陆战队员以战斗队形快速登艇,迷彩作战服上的露水在晨光中闪铄,他们的每一双眼睛里都好似有火焰在燃烧。
紧接着登艇的是十二名精通俄语的潜艇军官,最后登艇的是八人组成的专家团队。
苏军艇长安德烈站在舱门内,望着这支气势如虹的接艇队伍,心中百感交集。
于云龙迈着铿锵的步伐走到安德烈面前,突然立正,右臂挥出的军礼带着破空之声。
“华夏海军潜艇支队,于云龙,奉命接艇!”
安德烈下意识地并拢双腿,皮鞋后跟碰撞发出清脆的响声,回应的军礼同样刚劲有力。
礼毕,安德烈侧身让出信道。
“这边请,请入舱!”
但于云龙却转身,面向不远处的专注号货轮,右臂再次挥出一道军礼
“鸣笛致敬!”
专注号船长对着通信器沉声喝道。
“呜——”
雄浑的汽笛声如同觉醒的东方巨龙,在波罗的海上空隆隆回荡。
这艘完成使命的巨轮开始转向,船首劈开万顷碧波,在朝阳的映照下向着东方驶去。
于云龙凝视着渐渐远去的货轮,这才缓缓放下手臂。当他转身面向潜艇舱门时,眼中已燃起熊熊烈焰。
“全体都有!”
他的声音如同惊雷炸响,“入舱!”
随着队员全部进入潜艇内,于文龙这才朝着安德烈也伸出邀请的手势。
“接下来的行程,还要麻烦安德烈艇长了。”
听到这个称呼,他嘴角泛起一丝苦涩,轻轻摇头,“叫我安德烈就好。现在的我,只是这艘艇的引航员。”
安德烈带着于云龙来到中央指挥台。
他将双手虚按在潜航操控杆上,转头看向于云龙:“于,我们现在可以出发了吗?”
于云龙郑重点头:“辛苦安德烈艇长了。目的地,葫芦岛基地三号码头。”
安德烈此时脸上的感慨也都全部收起,只剩下潜艇指挥官特有的冷峻。
他向自己的艇员们下令,“全员就位,进行操作演示!”
刹那间,原本静立的苏军艇员们有序地散开,奔向各自的战位。不需要更多言语,一场毫无保留的现场教程在这艘钢铁巨鲸的腹腔内展开。
在声呐室,年轻的苏军声呐兵一边操作设备,一边对身旁的华夏军官快速讲解。
“这是最新一代的拖拽数组声呐接口,在监听模式下要特别注意滤波器的设置,否则很容易将鲸鱼群误判为敌方舰艇。”
在轮机舱,满手油污的苏军轮机长直接打开了一个检修盖,指着内部复杂的管路。
“记住这个位置!如果反应堆循环泵出现异常振动,首先要检查这个联轴器,我们吃过两次亏了!”
安德烈双手开始操作控制面板。
随着一阵低沉的机械嗡鸣,潜艇缓缓下潜。
“注意看!”
安德利一边操控一边讲解。
“阿库拉的操控响应比你们用过的任何潜艇都要伶敏。下潜时,操纵杆只需要输入你习惯的一半力度,否则艇首会扎得太深,就象这样。”
他边说边做了一个极其微小的下推动作,庞大的艇身随即传来几乎无法察觉的倾斜感。
“另外,潜航角度要控制在15度以内,否则尾部推进器会产生空泡噪声。”
于云龙默默注视着这位苏联艇长的侧脸,有些伤痛,不需要说出口。
他作为军人能够感同身受。
但作为一名华夏军人,他很庆幸!
当潜艇以近乎完美的静音状态通过一道海底山脉时,于云龙忍不住问道:“这样的静音性能,是怎么做到的?”
安德烈指了指脚下。
“七层浮筏减震系统,还有艇体外壳上那层80毫米厚的消声瓦。”
他苦笑着补充,“为了这些技术,我们付出了整整两代人的心血。”
就在这时,声呐兵突然报告:“左舷15度发现异常声响!”
华夏所有官兵的神经瞬间紧绷,安德烈却从容地调整了几个参数,屏幕上立即显示出一群鲸鱼的声纹特征。
“记住这个声音模式。”
安德烈对于云龙说:“在太平洋,你们会经常听到这个。”
他切换到一个加密数据库,调出几个独特的声纹图谱:“这些,才是你们未来需要警剔的声音。”
由于接艇人员的添加,潜艇内人员密度显著增加。
安德烈在指挥舱内看着二氧化碳浓度监测表,果断下令:“上浮至潜望镜深度,激活换气系统。”
于云龙凑近观察,安德烈一边操作升降舵,一边解释。
“人员超编时,每四小时要换气一次。记住这个平衡点,上浮太快会产生明显涡流,太慢又会影响舱内空气质量。”
当潜艇在海面下悬浮时,安德烈突然让出操控位。
“于,你来试试。注意感受舵效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