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舒迈步走进布置一新的闺房。
他的目光被坐在婚床上的那道倩影牢牢吸引,李婉棠身着一袭华美的大红旗袍,端坐在床边。
李晓芸跟了进来,“姐夫,恭喜你过关斩将!现在就差最后一步啦!得找到那只通往幸福的婚鞋,才能把咱们美丽的新娘子接回家哦!”
张舒站在闺房中央,看着满屋子跃跃欲试的拦路虎,露出一个了然的微笑。
他没有象大家预料的那样开始翻箱倒柜,而是不紧不慢地从赵三强手里接过一整沓厚厚的红包,在手里掂了掂。
红包崭新的纸张发出诱人的沙沙声,顿时吸引了房间里所有孩子的目光。
“小朋友们!”
张舒蹲下身,晃了晃手里那沓红包,笑容温和却充满诱惑,“谁最先帮我把姐姐的鞋子找出来,这些红包就归谁了。”
话音刚落,原本安安静静待在角落的孩子们顿时炸开了锅。
“我知道!”
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率先喊道,“我看见小姨把一只鞋藏在了书房的书架后面!”
说完便一溜烟跑了出去。
与此同时,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也跑到梳妆台前,踮起脚从窗帘盒后面掏出了一只红色高跟鞋。
不一会儿,小男孩抱着另一只鞋气喘吁吁地跑回来,兴奋地说:“找到了!”
两个孩子争先恐后地把鞋捧到张舒面前,两双大眼睛眼巴巴地盯着他手里的红包。
全场大人都被这出人意料的发展惊呆了,随即爆发出阵阵笑声。
李晓芸气得直跺脚:“你们这些小叛徒!”
张舒哈哈大笑,将红包塞到两个孩子怀里:“谢谢两位小功臣!”
他转身对李晓芸挑眉一笑:“看来还是这个方法最有效。”
张舒让小孩子去找婚鞋,是一种高明的破局艺术。
所谓一人藏物,十人难寻,与其耗费精力与设局者周旋,不如调动最合适的资源来解决问题。
孩子们天真烂漫,不受规则束缚,又对周围的一切事物好奇,大人藏东西的时候往往不会提防,正是完成这个任务的最佳人选,而红包则完美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
张舒不仅快速解决了问题,还顺便多送出去两个红包,所有人都感觉这位既聪明又大方,还特别会来事儿
在众人的注视下,他单膝跪地,为李婉棠穿上红色婚鞋。
闺房内的人群识趣地退去,只留满室静谧与喜庆的馀温,陈佳琪端着一个红漆木盘走了进来,盘上放着两碗热气腾腾的汤圆。
“来,吃汤圆咯!”
她将木盘放在新人面前的桌上,“愿你们往后的日子,团团圆圆、甜甜蜜蜜、早生贵子!”
说罢,她带着几分捉狭看向张舒和李婉棠,“按规矩,得互相喂着吃。新郎官,还不快表示表示?”
张舒会意,立即用瓷勺舀起汤圆,送到李婉棠唇边。
新娘子羞涩的张口接过,李婉棠也舀起一个汤圆回敬时,张舒毫不尤豫地俯身接过,一边咀嚼一边望着妻子笑。
一时间两人你来我往,这个简单的习俗,变得格外动人。
吃完汤圆,张舒握住李婉棠的手,两人相视一笑,携手走出闺房,步入客厅。
此刻,李政华与陈佳琳已端坐于正堂中央。
李政华腰背挺直,双手紧按膝盖,眉宇间那份惯常的威严下,是难以掩饰的动容。
陈佳琳的眼框早已微红,她努力维持着笑容,目光却始终追随着女儿,那眼神里有骄傲、有祝福,更有万千不舍。
“一拜父母养育恩!”
司仪声起,张舒与李婉棠在父母面前站定,一同向高堂深深三鞠躬,这一拜,感念的是父母二十载的养育深恩。
抬起头时,李婉棠眼中已泛起晶莹。
“新娘敬茶表孝心!”
李婉棠率先上前,她从茶盘上取过一盏盖碗茶,双手躬敬地举过头顶,奉给母亲陈佳琳,声音微颤:“妈,您喝茶。谢谢您把我养大。”
陈佳琳接过茶杯的指尖微微发颤。
她低头轻啜一口,那瞬间,一滴泪终于不受控制地落在茶汤里,她赶紧放下茶盏,紧紧握住女儿的手,轻轻拍着,所有言语都哽在喉间。
当李婉棠为父亲奉上茶时,李政华接过茶杯的手顿了顿。
他深深望了女儿一眼,那眼神复杂得令人心酸,有女儿长大的欣慰,更有掌上明珠即将离巢的空落。
他饮茶的动作格外缓慢,仿佛在品味这最后的时刻,放下茶杯后,沉声叮嘱:“要记得…孝顺公婆,和睦家人。”
“送上心头肉,感恩岳母!”
根据司仪的指示,张舒双手奉上用红纸包裹的带肋条肉。
“妈,感谢您养育了婉棠,辛苦了。”
“挨!好好好!”陈佳琳连声应着,声音哽咽,她接过这份象征性的心头肉。
“新郎敬茶改口!”
张舒从茶盘上端起一盏茶,双手举过头顶,奉给李政华,高声喊道:“爸!您喝茶。”
“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