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预言(2 / 4)

了起来。

这笑声起初很轻,而后越来越响,最后竟带着几分哽咽。

前世那个被困在金丝笼中的自己,那个眼睁睁看着顾舟血溅客栈的雨夜,那些辗转反侧的不甘与悔恨,都在这一刻,被温柔的风轻轻抚平了。

她抬手接住一片飘落的花瓣,粉白的花瓣在掌心微微颤动,就像她此刻难以平静的心绪。

原来命运真的可以改变,原来她不必再重蹈覆辙。

“真好……”她轻声呢喃,将花瓣贴近心口,任由阳光洒满全身。

这一次,她终于可以堂堂正正地和顾舟在一起了。

暮色渐沉时,府门外终于传来马蹄声。

芳如攥着帕子站在廊下,看着两个家仆架着个人影踉跄跨过门槛。

那人垂着头,散乱的发丝间隐约露出青白的下巴,可芳如还是一眼认出了顾舟常穿的那件靛青长衫,只是现在破得不成样子,前襟还凝着大片黑褐色的血迹。

顾舟被安置在西厢的矮榻上。

芳如凑近了才看清,他的嘴唇干裂得翻起皮,右手指甲全没了,指尖结着厚厚的血痂。

大夫剪开他后背的衣料时,芳如倒抽一口冷气,纵横交错的鞭痕里,有两道已经化脓了。

“造孽啊……”沈父搓着手在屋里转圈,“早知如此,当初就不该答应顾家这门亲事。”

芳如没接话,拧了帕子轻轻擦顾舟额头的冷汗。

碰到他眉骨时,顾舟突然睁开眼。那双总是含着笑的眼睛现在布满血丝,目光涣散了片刻才聚焦到她脸上。

“……芳……如?”他的声音哑得不成调,却急着要起身,“大理寺……冤枉我……他们故意……”

“别说话。”芳如按住他肩膀,转头对大夫道,“先用雪参吊着气,我去库房找金疮药。”

她快步走出屋子,却在廊柱后猛地蹲下,把脸埋进裙摆里无声地发抖。

顾舟刚才的眼神她太熟悉了,和前世他被李佐杀死的那天,最后望她那眼一模一样。

指节攥得发白,她强迫自己深呼吸。现在不是崩溃的时候。

三个月后。

“冀州蝗灾将起于中秋后七日。”芳如垂眸将铜钱排开,故意漏说了最关键的两个县,“需提前备好二十万石粮草。”

周凌指尖轻叩案几,目光在她微颤的睫毛上停留片刻。

这半年来,她的预言总是精准却有所保留,就像精心设计的鱼饵,让他不得不一次次咬钩。

“爱卿近日心神不宁。”他突然倾身,龙涎香笼罩过来,“可是挂念顾公子的伤势?”

芳如指尖的铜钱“叮”地一颤。

“臣的能力与心绪相连。”她抬眼直视君王,声音轻得像刃上薄霜,“若因未婚夫重伤而失控,或许会预见些……陛下不愿看到的未来。”

周凌瞳孔微缩。

他分明察觉她只能预言半年以内的事,却只是慢慢直起身:“传旨,赐顾舟百年山参十株。”转身时玄色衣袂翻涌如雷云,“明日,朕要听完整的蝗灾预言。”

又过了三个月。

北狄使团入京之时,周凌早已在城门口摆了几十口油锅。

李佐狞笑着将那些被铁链锁住的使者挨个踹进油锅,凄厉的惨叫声在城门楼间回荡。

围观的百姓面色惨白,有人当场呕吐,更有妇人吓得昏死过去。

可皇宫里却是另一番景象。

丝竹声声,觥筹交错。

周凌斜倚在龙椅上,指尖有一下没一下地叩着夜光杯。

远处城门方向隐约飘来的惨叫声混着滚油的噼啪声,在他耳中竟成了最悦耳的乐章。

“陛下……”身旁的太监手抖得厉害。

周凌突然伸手擒住他的手腕,在太监惊恐的目光中,就着他的手将酒一饮而尽。

“怕什么?”他低笑着松开手,任由太监瘫软在地,“这才刚刚开始。”

殿外传来整齐的铁甲碰撞声。

李佐大踏步进殿:“禀陛下,三十人俱已行刑完毕。”

“好。”周凌猛地将酒杯掷在地上,“北狄假和谈之名,行刺杀之实,即日起,各州府征调三十万大军,一个月后,出征北狄。”

殿中霎时一片死寂,连呼吸声都仿佛凝滞。

芳如目瞪口呆,前世此时,周凌明明只是下令加强边防守备,为何今生竟要举兵北伐?

难道真是她亲手推倒了第一块骨牌、改变了历史?

文臣们手足无措,倒是李佐第一个出列:“臣愿为先锋!”

接着,满朝文武齐刷刷跪拜,额头触地的声响如同秋日落果。

周凌轻笑:“众爱卿……都很懂事。”

酒过三巡,芳如借口透气退到了回廊下。

夜风带着初秋的寒意,吹得她太阳穴突突地跳。这些日子回忆前世太多,眼前总时不时闪过些破碎的画面。

“沈大人好手段。”

身后突然响起的声音让芳如猛地转身。

那人身着深青色云纹官袍,静默地倚在朱漆圆柱旁,指间随意把玩着一只白玉酒杯。

清冷的辉光落在他脸上,映出分明利落的轮廓,眉峰似剑,鼻梁高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