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第303章 子窠弹vs霰弹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03章 子窠弹vs霰弹筒(2 / 2)

有效射程100-200米。

三十年战争中成为野战主力,一发霰弹可覆盖20米宽的正面。

12磅重型野战炮口径约为115毫米,

霰弹筒外壳使用加厚铁筒,直径110-113毫米,长度25-30厘米;

弹丸直径20-25毫米,单颗重30-50克,弹丸数量40-80颗;

有效射程150-300米。

用于决战时粉碎敌方精锐部队,弹丸可在100米内有效穿透轻型钢板甲。

据现代研究,12磅重型野战炮发射的霰弹单颗弹丸动能约为 2,400-6,250焦耳。

锁子甲、棉甲等,则无法有效防御霰弹。

相比之下,明军的子窠弹则体现了传统手工业的特点。

这种弹药通常使用布囊、竹筒或薄木匣作为容器,内部松散地填充着大小不一的铅弹和铁砂。

由于缺乏金属容器和标准化工艺,子窠弹的气密性较差,弹丸初速较低,约200-300米\/秒,有效射程一般不超过100米。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