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的目光之下。
朝臣皆不敢直视天威。
“摊丁入亩。”
朱元璋缓缓开口,说出了四个字。
随之。
他抬起手,指向了站在武臣之首的朱应,带着一种骄傲,带着一种欣慰的大声道:“此国策乃是咱孙子所提。”
“此国策将会是我大明不会更改之国策,更是利国利民之策。”
“此国策施行,天下万民受益,吾大明也将走向真正国力强盛,万世不衰。”
所有大臣全部都看向了平静而立的朱应。
在所有人的目光下。
朱应也是缓缓站了出来。
同时。
他也明白了朱元璋的深意,他想要将这可以得到天下万民感激的国策之功,再次落在自己的身上。
再次提高自己的威望,在民间的声望。
“诸卿是好奇这征税之法是有如何改变吧?”
“那今日。”
“本王便告诉诸卿。”
“此番为何要改国策。”
“其根本就在诸卿,天下藩王,天下权贵,天下才俊,你们当中有九成九都姑负了皇上原本的施恩以待,更是皇上高估了你们的贪婪。”
“土地兼并,人性贪婪。”
“这便是国运走微之本。”
朱应扫视朝堂上的大臣,毫不客气的大斥道。
这一刻。
毫无疑问。
朱应直接将他们身上的遮羞布给撕了。
直接将话摆在了明面上来。
面对朱应这一话。
几乎所有朝臣全部都低下了头,他们也知道朱应这是在点他们,但他们许多人心底实则也有怨,或许他们是贪婪,但如若不是因为俸禄太低,他们有很多人也不至于如此。
“本王知道。”
“你们当中还有人心中有怨,觉得是我大明朝的俸禄太低。”朱应又开口了。
此话一落。
立刻就让朝堂上不少大臣都面带惊愕之色。
似乎谁也没有想到朱应竟然会直接点破这大明无人敢提及的禁忌。
曾经。
的确是有人向朱元璋提及大明的官员俸禄过低,想要请命朱元璋涨俸禄,可最终却遭到了朱元璋的驳斥。
自此之后,无人敢再提。
但如今。
朱应忽然提及这俸禄之事,实则是让群臣都按没有想到的。
“的确。”
“相对于吾大明如今的国力而言,吾大明官吏的俸禄是低了,文臣比武臣的还要低上不少。”朱应话音一转,又开口说道。
一听这话。
朱元璋也是有些意外的看向了朱应,目光里也是充满了问询,似乎在问为何朱应忽然提及这俸禄之事?
这似乎并非今日之主题。
而且大明俸禄。
真的有那么低吗?
在朱元璋看来,如今给予臣子的俸禄根本不低,相对于平民而言,已经算是很高了。
但朱元璋没有考虑到官吏的一大家子,没有考虑到家中仆从等。
“所以今日在宣布这国税更改之事后,本王会代表皇上宣布一件有关于满朝文武,天下官吏俸禄相关之事。”朱应又开口说道。
此话一落。
群臣都能够听出朱应话里的隐含意味,这是要给大明的官吏涨俸禄了。
朱元璋狐疑不解的目光看向了朱标。
朱标则是略微摇头,并且给了一道放心的眼神。
显然。
朱标就是一个意思,相信朱应,他不会有什么差错的。
“臣等恭听皇长孙圣言。”
满朝文武齐声高呼道。
对于朱应的话,他们自然不会不信的,毕竟未来整个大明都是朱应的。
甚至于。
此刻朱应做出的承诺在根本上还比朱元璋做出的承诺更加有用。
“雄英是认真的。”
“难道真的要给我们涨俸禄了?”
蓝玉等淮西将领目光对视,都是透出了一种期待来。
“原本我大明将赋税征收放在了户籍人丁之上,按人丁来征收赋税。”
“此法,自历代王朝沿用至此,但其中弊端太大。”
“一则,土地兼并。”
“许多被征赋税之平民甚至手中无田可种,还需在地主手中比赋税更高代价租贷田地,名为佃租,交了这一层后,再交赋税。”
“纵我大明赋税再低,终究是落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