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着朱应一拜。
“臣等敬服。”
众将纷纷回过神来,敬佩的对着朱应一拜。
见此!
朱应微微一笑:“此战一战击溃元军,不仅是孤,更有诸位将军,我大明全军将士悍勇之功。”
“不过。”
“现在战事未定,孤就不提什么论功行赏了。”
“此战在俘获了多少降卒?”
朱应目光落在了徐辉祖身上。
“回殿下。”
“此战破敌之后,臣下令全军出城抓俘。”
“目前虽未曾统计具体数目,但所抓俘虏绝对是超过了三四万馀众。”
“而且此战我军斩敌也超过了三万馀众。”
“元军近四十万大军南下,已被我大明歼灭与俘获近十万。”徐辉祖一脸振奋的说道。
听到这战果。
营帐内众将也都面带激动之色。
大胜!
绝对的大胜。
或许在这元军南下之前,也根本未曾想过会有如此之败。
“还是老规矩。”
“降卒之中的伤患,需要耗药材救治者,一律杀了。”
“轻伤者,让他们自己熬。”
“熬不过,杀。”
“传孤诏谕,调地方郡兵,边军,将这些降卒分批运送至我大明各府域,贬为奴隶,为我大明修建驰道。”朱应缓缓开口道。
“殿下圣明。”
对此决议。
所有将领齐声附和道。
“诸位。”
“这一战,原本孤是不想打的,原本孤心中所想是三大营彻底组建,吾大明国力再得攀升之时,再行对外用兵。”
“可这元人竟然主动来招惹,孤也不得不改变原定计划了。”
“此番元军虽已失其首领,其兵力仍有不少。”
“如今大多已经撤入了北疆草原的后勤营。”
“孤,要一战定之,继而杀入北疆,开疆拓土。”朱应沉声说道,带着对此番北伐的强烈决心。
而且不同于以往。
这一次北伐可不是为了打残他们,而是为了占领他们。
“这元军大营内有多少粮草辎重?”朱应又看向了李景隆问道。
“回殿下。”
“此战元军没有想过会败,他们也败的十分仓促,大营内的粮食辎重根本未曾转移,除此外,用来进攻我大明的攻城器械,火炮,大多都留了下来。”
“就单单是这个大营内的粮草辎重就足够十万大军大半个月所需,肉食还有面食,还有许多烈酒。”李景隆躬敬回道。
“既如此丰厚,那就传孤令,给所有将士吃肉,吃饱了。”
“让后勤军准备好,无需节省。”朱应一笑,当即下令。
“臣领命。”李景隆立刻应道。
“除此外。”
“各军伤亡一定要详细统计,伤者,不计成本,全力救治。”
“伤残者,伤好之后,根据其意愿安排至籍贯之地,可入官府,可入郡军营,可入大明工坊,按阵亡抚恤三成发放。”
“阵亡将士,按孤拟定大明抚恤新法,恩重抚恤。”朱应沉声说道。
“殿下圣明。”
众将齐声附和道。
朱应自军中起,自民间长大。
所以特外体恤军中将士,更体恤天下万民。
唯有厚待军人,方得国强。
唯有恩泽万民,方得国盛。
正在这时!
“殿下。”
“这鞑靼大汗的尸体找来了。”
自营外。
刘磊带着几个王卫抬着一具尸体走了进来。
众将目光纷纷汇聚而去。
这尸体正是本雅失里。
胸膛还插着一柄贯穿的短枪,但眼睛却是睁得老大,似乎是死不暝目。
或者也是死的太过突兀了。
毕竟。
在南下之前,本雅失里可是有着无限雄心壮志。
根本没有想过自己会失败,就算是失败了,在数十万大军保护下也不会落得一个身死的局面。
可是!
他小看了大明如今的战力了。
更小看了朱应。
归根结底。
他遇到了朱应,遇到了这不能用常理来形容的人。
大明军队战力的确很强。
但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