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都市言情>目光所及都将是你> 第54章 玉佩的疑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4章 玉佩的疑点(2 / 3)

木盒里装着一枚玉簪,玉质通透,簪头雕刻着一朵完整的玉兰花,显然与她手中的玉佩无关。第二个木盒里是一对玉镯,镯身上刻着缠枝莲纹,质地与玉佩截然不同。第三个木盒打开时,苏念的目光忽然顿住了——那里面装着的,是一块与她手中玉佩质地相似的玉料,只是那块玉料只有半个手掌大小,形状不规则,像是从什么物件上断裂下来的。

苏念的心跳瞬间漏了一拍,她急忙将那块玉料拿出来,转身回到书桌前。她将玉料放在玉佩旁边,仔细对比着两者的质地——同样是温润的白玉,同样带着淡淡的米黄色包浆,甚至连玉料内部的细微棉絮状纹理都一模一样。

她深吸一口气,将那块不规则的玉料轻轻往玉佩边缘的凹槽处靠近。玉料的边缘恰好有一道凸起的纹路,与玉佩凹槽里的暗扣形状隐隐相合。苏念屏住呼吸,一点点调整玉料的角度,当玉料的凸起纹路与玉佩凹槽里的暗扣接触的瞬间,只听“咔哒”一声轻响——那声音很轻,却像惊雷般在苏念的耳边炸开。

玉料竟然真的与玉佩嵌合在了一起!

苏念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她小心翼翼地扶着嵌合在一起的玉佩和玉料,将它们举到阳光下。此刻,原本隐藏在玉佩凹槽里的半片云纹,与玉料边缘的半片云纹完美拼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祥云图案。更让她惊喜的是,当两块玉料完全嵌合后,玉佩正面那行原本模糊的篆字“清欢渡月,岁晏归宁”,竟然在阳光的照射下,显露出了新的变化——篆字的下方,原本空白的玉面上,渐渐浮现出了一行更细的小字。

苏念急忙将嵌合后的玉佩放在书桌上,拿起放大镜对准那行新浮现的小字。放大镜下,那行小字清晰地展现在她眼前,同样是篆体,却比上方的八字更加纤细:“西山之隅,有泉名忘川,泉边植柳,柳下藏荫。”

“西山?忘川泉?”苏念的眉头再次蹙起。她从未听说过有叫“忘川泉”的地方,而“西山”这个称呼太过宽泛,几乎每个城市都有以“西山”命名的地方,祖父所说的西山,究竟是哪里?

她再次翻开祖父的日记,试图找到与“西山”“忘川泉”相关的记载。可她翻遍了整本日记,除了那一句“分则隐,合则现”,再也没有找到任何相关的文字。苏念有些沮丧地放下日记,指尖轻轻敲击着书桌,目光再次落在嵌合在一起的玉佩和玉料上。

难道祖父还有其他的日记,或者其他的遗物,藏着关于西山和忘川泉的线索?她忽然想起,祖父书房的书架最顶层,有一个她从未打开过的木箱子。那个箱子是祖父生前锁着的,钥匙一直挂在他的腰间,直到他去世后,家人整理遗物时,才发现钥匙被藏在了书桌的抽屉底层。

苏念立刻起身,搬来一张凳子放在书架前。她踩着凳子,伸手去够书架顶层的木箱子。箱子比她想象中要轻一些,她小心翼翼地将箱子抱下来,放在书桌上。箱子的表面刻着简单的回纹,锁孔已经有些生锈,显然是多年未曾打开过了。

她从抽屉里翻出那把从祖父书桌下找到的钥匙,钥匙是黄铜材质的,上面也刻着与箱子上相似的回纹。苏念将钥匙插进锁孔,轻轻转动,只听“吱呀”一声,锁芯应声而开。

她深吸一口气,缓缓打开了木箱的盖子。箱子里铺着一层暗红色的绒布,绒布上放着几样东西——一本比之前那本更旧的日记,一个小巧的青铜盒子,还有一张泛黄的旧照片。

苏念的目光首先落在了那张旧照片上。照片的边缘已经有些磨损,画面也有些模糊,但依旧能看清上面的人影。照片上有两个人,一个是年轻时的祖父,穿着中山装,身姿挺拔,另一个是个陌生的男子,穿着长衫,手里拿着一块与她手中相似的玉佩。两人站在一座古桥边,身后是一片茂密的柳树林,桥下似乎有水流过,只是画面太过模糊,看不清具体的景象。

苏念的心跳再次加快,她拿起照片,仔细端详着那个陌生男子手中的玉佩。虽然照片模糊,但能隐约看到玉佩的形状与她手中的玉佩相似,边缘似乎也有一道浅浅的凹槽。难道这个陌生男子,就是拥有另一块玉佩碎片的人?

她放下照片,拿起那本更旧的日记。日记的封面没有任何文字,只是用红绳简单地系着。苏念解开红绳,翻开第一页,上面的字迹比之前那本日记更加稚嫩,显然是祖父年轻时写下的。

她快速翻阅着日记,目光在字里行间搜寻着。终于,在日记的中间部分,她看到了关于那个陌生男子的记载:“与景之兄相识于西山,兄赠玉佩一枚,言‘此玉分二,待他日合璧,共寻忘川之秘’。”

“景之兄……西山……忘川之秘……”苏念的手指停在这行字上,心中的疑惑越来越深。原来祖父年轻时真的去过西山,还认识了一位姓景的朋友,两人各有一块玉佩碎片,约定他日合璧,探寻忘川泉的秘密。

那这位“景之兄”是谁?他手中的另一块玉佩碎片现在在哪里?祖父后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