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都市言情>目光所及都将是你> 第64章 沈家宗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4章 沈家宗祠(1 / 3)

暮春的风带着些微潮湿的暖意,掠过沈家老宅青灰色的瓦檐,卷起墙角几缕枯草,打着旋儿落在西侧那扇紧闭的朱漆门前。沈知言伸手推了推,门轴发出“吱呀”一声悠长的叹息,像是沉睡了百年的老者被骤然惊醒,带着满身的尘埃与时光的厚重,缓缓向两人敞开了内里的世界。

苏清漪跟在他身后,脚步不自觉放轻了些。眼前这座沈家宗祠,她曾在沈家长辈的只言片语中听过零星描述,却从未真正踏足过。它就像老宅的一道疤痕,或是一个被刻意遗忘的秘密,静静蜷缩在西侧的角落里,任岁月在门扉上刻下斑驳的痕迹,任蛛网在门楣上织就细密的网。

“平时确实没什么人来。”沈知言的声音压得很低,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肃穆,“除了每年清明祭祖,这里常年都是锁着的。”他一边说,一边从口袋里掏出那把黄铜钥匙——是昨天从老宅管家那里特意要来的。钥匙插进锁孔,转动时发出“咔哒”一声轻响,像是解开了某个尘封已久的桎梏。

推开大门的瞬间,一股混杂着檀香、霉味与陈旧木料的气息扑面而来。苏清漪下意识地抬手掩了掩口鼻,待适应了片刻,才抬眼望向宗祠内部。

宗祠的空间不算特别阔大,却透着一股逼人的庄严。正前方是一座深色的供桌,材质像是上好的紫檀木,虽历经岁月,表面却依旧泛着温润的光泽,只是边缘处有些许磨损,留下了时光的印记。供桌之后,是一排紫檀木打造的牌位架,层层叠叠地摆放着沈家历代先人的牌位。那些牌位大多是黑色的,上面用金粉工整地书写着先人的名讳与生卒年月,字体或遒劲或清秀,却都透着一股子郑重。牌位前的香炉里,还残留着些许早已燃尽的香灰,想来是清明祭祖时留下的痕迹,只是如今已被一层薄薄的尘埃覆盖。

阳光透过宗祠高处那扇小小的天窗,斜斜地洒进来,在地面上投下一道细长的光斑。光斑里,无数尘埃在缓缓飞舞,像是被惊扰的时光精灵,在空气中打着转,诉说着这座宗祠里沉寂已久的故事。

“地图上标记的位置,就在供桌下面。”沈知言的目光落在供桌底部,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他走到供桌前,蹲下身,伸出手轻轻拂去供桌腿上的灰尘。苏清漪也快步上前,蹲在他身边,心脏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跳动。

两人之前在沈老爷子留下的那本旧相册里,意外发现了一张夹在页间的泛黄地图。地图的绘制手法有些粗糙,却清晰地标注出了沈家老宅的布局,而在西侧宗祠的位置,用红墨水画了一个小小的圆圈,圆圈下方写着“供桌下”三个字。结合沈老爷子生前偶尔提及的“沈家的秘密”,两人几乎可以确定,地图所指的地方,必然藏着什么重要的东西——他们甚至已经在心里默认,那或许就是传说中沈家丢失多年的金佛。

沈知言的手指顺着供桌的边缘缓缓摸索,指尖触到冰凉的地砖时,微微顿了顿。他按照地图上的提示,从供桌正中央的位置开始,逐块敲击地砖。“笃、笃、笃”的声音在寂静的宗祠里响起,显得格外清晰。起初,每一块地砖发出的声音都是沉闷而坚实的,直到他敲到供桌左侧靠近第三根桌腿的那一块时,声音忽然变得有些空洞。

“就是这块。”沈知言的眼睛亮了一下,他抬头看了苏清漪一眼,语气里带着几分兴奋。苏清漪用力点了点头,伸手与他一同抓住地砖的边缘。地砖比他们想象中要重一些,边缘处因为常年埋在地下,已经有些潮湿,摸起来滑溜溜的。两人合力向上一抬,“哗啦”一声,地砖被轻易地掀了起来,露出了下方一个黑漆漆的洞口。

一股更为浓重的霉味从洞口里飘出,夹杂着些许铁锈的气息。沈知言从口袋里掏出手机,打开手电筒功能,将光线对准洞口。借着手机的光亮,两人看清了洞口里的景象——那是一个不大的土坑,土坑中央,静静地躺着一个长方形的铁盒。

铁盒的表面已经生了一层厚厚的铁锈,颜色暗沉,边缘处甚至有些地方已经锈迹斑斑,像是被遗忘在这里许多年。沈知言伸出手,小心翼翼地将铁盒从土坑里抱了出来。铁盒入手沉甸甸的,表面冰凉,仿佛还带着地下的寒气。

“快打开看看。”苏清漪的声音有些发颤,她的目光紧紧盯着铁盒,呼吸都变得有些急促。沈知言也深吸了一口气,他用手指抠住铁盒盖子的缝隙,用力一扳。“咔”的一声,生锈的盒盖被硬生生扳开了一条缝,紧接着,他稍一用力,整个盒盖便被掀开,掉落在一旁的地砖上,发出“当”的一声轻响。

两人同时低下头,向铁盒内部望去。然而,下一秒,他们脸上的期待与兴奋却瞬间凝固了。

铁盒里并没有他们想象中的金佛,甚至连任何值钱的东西都没有。盒子的底部铺着一层暗红色的绒布,绒布上,孤零零地放着一封信。

那是一封用牛皮纸信封封装的信,信封已经泛黄,边缘处有些磨损,甚至有几处因为潮湿而微微发皱。信封上没有写收信人的名字,也没有寄信人的落款,只有在信封的正中央,用钢笔写着三个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