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割据势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 第11章 瀚平帝南宫俞驾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章 瀚平帝南宫俞驾崩(1 / 2)

【安康元年十月,瀚平帝南宫俞派出去的斥候回报消息,说已经能够确定藏在山里的土匪们断粮了。

而收到这个消息的瀚平帝南宫俞此时才刚刚处理完陶昭的丧事,还没有选定派出去劝降的人。

所以这个时候他就很着急啊,时机稍纵即逝,去晚了土匪那边的人死多了,这个劝想就很难成功,所以必须得赶快的找到合适的人才行。

这一次首先排除朱家,就冲朱家家主朱泉侮辱太祖的事儿,就不可能再让他们的人过去。

那丹阳郡这一个郡里边儿,还有哪些世家可供挑选呢?

还有沈氏,薛氏和陶氏三个小的家族,这其中陶氏已经没落了,原本的势力范围被朱家吞并,薛氏是从北方迁过来避难的,刚刚来了大概十年左右,根基还不深。

所以当时能拉拢,并且拉拢过来有用的,就只有沈氏这一个以善战着称的家族了。

分析完成后,由于时间紧迫,瀚平帝南宫俞直接派人传诏,让沈氏派贤才过来劝降。

朱家的事情还历历在目,所以沈氏接到瀚平帝南宫俞的消息以后,不敢怠慢,立刻就派人过来了。

派过来的人叫做沈骄,是沈家家主的嫡子,这就可以看出来沈家很重视这件事。

沈骄来了之后呢,先是好好地见过了瀚平帝南宫俞,随后带着朝廷的文书和十几个精兵前去山里寻找土匪劝降。

寻找土匪所在和劝降的过程呢,不得而知,总之最后的结果是成功了。

瀚平帝南宫俞成功收编了三万人,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些老弱妇孺啊,这些咱们就不提了。

把一些罪大恶极的土匪头子杀掉之后,剩下的人全部安置好,编入户籍。

这下子瀚平帝南宫俞就很高兴,沈氏的人拉拢过来了,人口也成功纳入麾下了。

这时的他认为接下来只要继续沿用丞相赵伏提出的策略,一点点地把藏匿在山里的人口收归己有,这丹阳郡也就彻底地纳入控制了。

因为丹阳郡的山地很多嘛,这一次瀚平帝南宫俞也只是在西北部山地这边取得了一些成果,离彻底解决还有很远的距离。

只可惜现实往往是变幻莫测的,情况的改变只需要一场意外。

不到一年以后,也就是安康二年的6月份,下了整整一个月的大雨,然后在7月份,发生了一次特大规模的山体滑坡,瀚平帝南宫俞先前做出的种种努力基本白费了。

我在这里稍微解释一下,山体滑坡产生的岩土压力是能够导致关隘处建设的城墙开裂、倒塌的,而这种特大规模的山体滑坡,基本上就能够让前面的种种努力前功尽弃了。】

“唉!”

老皇帝南宫俞痛苦的摇摇头,思绪仿佛一下子回到了当时收到消息的那个瞬间。

周围的臣子想上来劝慰,这家老皇帝挥挥手,让他们不必在意。

“众位爱卿不必在意,朕知道这些都已经过去了,咱们都挺过来了!”

周围的臣子们不知道说什么好,只能手忙脚乱地围着老皇帝团团转。

人群之外,好奇的小皇子南宫景偷偷问自己的大皇兄具体情况:

“大皇兄,当时真的很严峻吗?”

太子南宫准斟酌一番说辞后,缓缓开口:

“嗯,安康二年的山体滑坡不止冲塌了军事设施,还损毁了大量山脚下百姓们住的房屋,当时死了2000多百姓,在山上驻防的军队也损失了几百人,可谓是痛彻心扉呀!”

顿了顿,太子南宫准又道:

“当年父皇仿佛一夜之间老了10岁,不然也不至于现在才45岁的年纪,却看着跟60多岁差不多了。”

“大皇兄,那后来呢?这件事是怎么处理的?”

太子南宫准抬头看天,说道:

“还能怎么处理呀?只能是从头再来啊……”

说罢,太子南宫准陷入长久的沉默之中,看来那段时间他过的也很痛苦。

【前功尽弃之后,瀚平帝南宫俞大病一场,本就不好的身体也雪上加霜。

但是他是大瀚的帝王,不能够在这种时候退缩。

于是乎,安康三年春,在山体滑坡造成的损失处理的差不多了之后,瀚平帝南宫俞再次带兵前去剿匪。

已经有了经验的瀚平帝南宫俞这次从容指挥军队,依照先前的策略有序进行。

而且因为这几年征兵策略的成功,军队规模有所扩大,剿匪的效率显着提升。

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安康四年秋,瀚平帝南宫俞击败了土匪之中最后的顽固势力,基本将山地里的铜铁矿、土地、人口资源拿到手里。

安康五年夏,在安置完从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