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割据势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 第109章 顾望、王宽投奔大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9章 顾望、王宽投奔大瀚(1 / 4)

暮色中,前去投奔大瀚的顾望一行暂歇在江边驿馆。

江上的风卷着水汽拍在窗棂上,带来几分宜人的凉意。

待在窗边的顾望看着这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象,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如今他虽然已经拿下毗陵防线作为投名状,可大瀚究竟会如何对待顾家,终究还是个未知数。

虽然他前面跟自己的族人说的挺好,但是实际上怎样,终究还是要看当今大瀚皇帝的意思。

就在顾望思索之际,有人前来报信道:

“大人,驿馆外有位黑衣信使,说是从大瀚国都来的,有密信要给您!”

顾家侍卫的声音打破了驿馆内的沉寂。

顾望眸色一动,与身旁的王宽对视一眼,发现对方也不知情之后,连忙说道:

“快,把人请进来。”

“是!”

片刻后,穿着一身黑衣的大瀚信使走了进来。

“启禀顾大人,此信乃是九皇子殿下亲笔所书,另有陛下御印为证,特送予顾大人。”

说罢便躬身退去,行事干脆利落。

顾望拿起这封信,只觉得纸质厚实,封口的纹章是大瀚皇室专属的样式。

撕开信封之后,顾望发现信纸末尾盖着一方朱红大印,正是大瀚皇帝的御玺,印文清晰无比,绝非伪造。

他深吸一口气,展开信纸,南宫景的字迹清隽有力,跃然纸上:

【久闻顾公之大名,初从天幕得见,只道是权臣奸佞,后细察吴地诸事,方知公之不易。

公掌吴权十三载,虽有士族之私,却未忘黎庶之事,府库调粮补军饷,防线整饬安边疆,桩桩件件,皆是为吴尽力。

奈何天幕定调,众口铄金,公之苦心竟无人为证,景每念及此,未尝不扼腕叹息。

今大瀚求贤若渴,不问出身,只论才干。

公若来归,景愿以皇子之身担保。

顾家上下安全无虞,公之才干亦必有施展之地,断不使公再受污名之累。

陛下已知此事,御印为证,此言非虚。

盼公早至,共论天下之事,亦慰公半生委屈。

南宫景手书】

顾望逐字逐句地读了三遍信中的内容,素来沉稳的他心中竟泛起几分感动来。

这些日子,他听惯了吴地百姓的唾骂,见惯了士族的落井下石,连自己的族人都曾质疑他的决定。

可这封来自千里之外的信,却精准戳中了他藏得最深的委屈。

有人看见了他的付出,有人知道他并非奸佞!

他抬手按了额头,将翻涌的情绪强压下去。

原来,他并非白白付出,这天下,终究有明眼人存在的。

“大人,信上写了什么?”

毗陵守将王宽凑了过来,见顾望神色有异样,语气急切地问道。

他看得出来顾望的动容,难道是别的势力来拉拢顾大人了?

王宽不知道,所以他只能用一双铜铃似的眼睛紧紧盯着信纸。

顾望将信纸递给他,王宽出于信任没接,于是顾望说道:

“没什么大事,我念与你听吧。”

他缓缓念出了信中的内容。

从南宫景夸赞他补饷安边,到哀叹他被污名所累,再到以皇子之身担保顾家安危,每念一句,王宽的眼睛就亮一分。

待听到陛下御印为证时,王宽猛地一拍大腿,大声说道:

“好!太好了!”

他粗声粗气地感叹,一把攥住顾望的胳膊,脸上满是激动。

“大人!您听见了吗?九皇子殿下他懂您啊!他知道您不是什么奸臣!您做的善事他都记着呢!”

王宽的眼眶也红了,却不是顾望那般克制的动容,而是直来直去的激动。

“一提起来我就生气,先前吴国那帮人指着您的鼻子骂的时候,满朝文武连句公道话都没有,真是一群狼心狗肺之徒!”

“不过现在不一样了,大瀚的九皇子还没跟您见面呢,就把您的功劳记在心里,这样的人值得咱们投奔!”

他说着,又想起来吴国那群朝臣弹劾自己的奏折,挠了挠头,语气里带着几分愤愤不平:

“早知道大瀚有这样明事理的殿下,咱们就该早点来!也免得您在吴国受那些窝囊气!”

“这下好了,有九皇子殿下担保,还有大瀚天子的印信,咱们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了!”

顾望望着他憨直激动的模样,紧绷多日的嘴角终于露出一抹浅淡的笑意。

他将信纸叠好,小心收进怀中。

这一封简短的信,驱散了他连日来的疲惫与不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