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替嫁新娘:冷遇千金的逆袭> 第126章 疑云的滋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6章 疑云的滋生(1 / 2)

回到傅天融那间充斥着消毒水气味和仪器规律低鸣的卧室,张丽涵感觉周遭的空气都变得粘稠而沉重。她将找到的旧相册妥善放在李妍惠日后容易看到的位置,仿佛那才是她此行唯一的目的。然而,贴身收藏的那几张折叠整齐、带着陈旧纸张和油墨气息的报纸,却像几块烧红的炭,熨烫着她的肌肤,也灼烧着她的心神。

她强迫自己如常完成下午的护理工作——测量体温血压,记录数据,为傅天融进行被动关节活动,清理口腔……每一个动作都依旧标准、轻柔,但她的思绪却早已飘远,如同被狂风卷起的落叶,无法控制地围绕着那几行铅字打转。

“车辆失控原因存疑,不排除机械故障可能……”

“现场未见明显刹车痕迹……”

“事发地点:城北凌云路接近绕城高速入口段……”

这些字句,如同魔咒,在她脑海中反复回响。

终于捱到夜幕降临,卧室里只留下一盏昏暗的壁灯,仪器屏幕的幽光成为主调。确认傅天融情况稳定,四下无人,张丽涵才如同一个窃取秘密的贼,心脏狂跳着,从贴身口袋里拿出了那几张被她抚平了褶皱的旧报纸。

她没有开明亮的顶灯,只借着床头的阅读灯,将那几张泛黄的纸页在膝上摊开。油墨印刷的字迹在暖黄的灯光下显得有些模糊,却更添了几分岁月沉淀下的诡秘感。她不再是粗略浏览,而是逐字逐句,如同一个最苛刻的考古学家,审视着每一个可能隐藏着信息的角落。

疑点一:事发地点。

“城北凌云路接近绕城高速入口段”。张丽涵虽然对这座城市不算特别熟悉,但她清楚地知道,傅氏集团总部位于市中心,傅家大宅则在城南风景秀丽的别墅区。而傅天融昏迷前常去的几个核心项目地点、以及他惯常的社交圈活动区域,也大多集中在城南和城东。

城北?凌云路?

那是一片正在开发中的区域,多年前更是相对偏僻,入夜后车流稀少,甚至有些荒凉。傅天融为何会在深夜,独自驾车前往那样一个方向?

据她所知,傅天融并非贪图享乐、流连夜店之人。他工作繁忙,时间宝贵,即便是私人行程,也多半与商业会晤或必要的社交有关。一个位于城北、且临近高速入口的偏僻路段,与他日常的活动轨迹产生了巨大的偏离。

是临时起意?还是……赴约?

赴一个需要避开耳目、在偏僻之地进行的“约”?

这个念头让她背脊发凉。

疑点二:事故原因的描述。

报道中使用了“原因存疑”、“不排除机械故障可能”这样留有余地的官方措辞。这本身就不符合常理。对于傅家这样的豪门,继承人发生如此严重的车祸,媒体和警方按理说会给予高度关注,调查理应更为迅速和明确。但这种含糊其辞,更像是一种……谨慎的、不愿下定论的态度。

是调查遇到了难以逾越的障碍?还是……有一股力量,在有意引导或模糊调查方向?

更让她在意的是那句“现场未见明显刹车痕迹”。

一个经验丰富的司机,在车辆突然失控的瞬间,本能反应必然是猛踩刹车。即使失控突然,也绝无可能连一丝刹车痕迹都留不下,除非……在失控发生前,驾驶员已经失去了对车辆的控制能力?或者,刹车系统本身就在失控前就已然失效?

“机械故障”……如果真的存在,是偶然,还是人为?

疑点三:后续报道的转向。

她翻看后面几天的报纸,发现关于事故原因的探讨迅速淡化,几乎不再被提及。媒体的焦点几乎一夜之间全部转向了傅氏集团的应急措施、股价波动、商业影响以及傅佳龙如何稳定大局。仿佛傅天融的车祸,仅仅是一个商业事件,其背后的个人悲剧色彩和真相,被刻意地轻描淡写了。

这种舆论导向的迅速转变,背后是否有一双无形的手在操控?是为了稳定集团,避免恐慌?还是……为了掩盖什么?

张丽涵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试图将这些零散的疑点拼凑起来。

一个不该出现在其行车路线上的偏僻地点。

一个原因存疑、连刹车痕迹都缺失的诡异现场。

一个被迅速淡化处理的事故原因。

这一切,真的能用一句简单的“疲劳驾驶意外”来解释吗?

她想起进入傅家后所感受到的那种无处不在的压抑和暗流涌动。傅天豪对兄长位置的虎视眈眈,陈芷妍看似关心实则打探的言行,还有那支颜色异常的药液……如果连日常的护理都有人试图做手脚,那么,一场足以彻底清除障碍的“意外”,难道就没有可能吗?

疑云,如同黑暗中滋生的藤蔓,带着冰冷的触感,一点点缠绕上她的心脏,越收越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