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镇压梁山:开局建立天策府> 第15章 新旧观念的第一次碰撞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章 新旧观念的第一次碰撞(1 / 2)

“天策府”的宣告,如同在死寂的潭水中投入了一块巨石,激起的涟漪在洞穴内持续扩散。四司的设立,权责的划分,尤其是“教导司”这种闻所未闻的机构,让许多习惯了旧有模式的士卒感到茫然甚至不适。虽然无人敢公开质疑刚刚以雷霆手段肃清了内奸8的圣公,但新旧观念之间的暗流,已然开始涌动。

第一次碰撞,发生在天策府架构初步搭建后的第一次具体事务上——物资的重新统计与分配。

按照旧例,缴获或剩余的物资,多由各头领按麾下人数大致分配,再由头领自行处置。这其中自然不乏克扣、不均和人情往来。庞万春虽然相对公允,但也难免顾及老兄弟的情面。

如今,后勤司成立,首任司长赵普,是个年近五旬、头发花白的老吏出身,为人刻板,认死理,以往在军中并不显眼,只因他识字、会算,且曾在县衙管过几天库房,才被方腊点将。

赵普领命后,立刻带着两个同样被他认为“手稳、嘴严”的助手,开始了极其细致的清点。他们不仅重新核对了所有粮食袋数,甚至将有些破损麻袋里的粮食倒出来,用统一大小的木斗重新量过;箭矢不仅要数清数目,还要逐一检查箭杆是否笔直,翎羽是否完好;连那些磨损程度不一的刀枪,也被分门别类,贴上简陋的标签。

这种近乎苛刻的“较真”,很快引来了不满。

“老赵头!你搞什么名堂!”一个膀大腰圆、脸上带疤的百夫长,名叫刘莽,是庞万春的老部下,性子火爆。他看着赵普拿着木斗,将他麾下士卒刚刚领到、正准备下锅的一小袋黍米又要倒回去重量,顿时火冒三丈,“这都量过三遍了!弟兄们还等着吃饭!你在这磨磨蹭蹭,是想饿死老子的人吗?”

赵普抬起头,推了推并不存在的眼镜(习惯性动作),面无表情,声音干涩:“刘百夫长,圣公有令,所有物资需精确统计,统一分配。你这袋黍米,前两次量斗时手法不一,恐有误差,必须重新核准。这是规矩。”

“狗屁规矩!”刘莽怒道,“以前庞将军在的时候,也没见这么麻烦!不就是一点粮食吗?多一口少一口能怎地?老子带着弟兄们出生入死的时候,你怎么不来量量老子流了多少血?”

他身后的几个士卒也纷纷附和,面露不耐。他们习惯了粗放的管理,对这种精细到“抠搜”的方式极为抵触。

赵普却丝毫不为所动,只是固执地挡在粮袋前:“以前是以前,现在是天策府当家。规矩就是规矩。没有精确数目,后勤司无法公平分配。请刘百夫长配合。”

“你!”刘莽气得额头青筋暴起,眼看就要动手抢夺。

“刘莽!”

一声低沉的喝止传来。庞万春闻讯赶了过来,他皱着眉头,看了看怒气冲冲的刘莽,又看了看寸步不让的赵普。说实话,他心里也觉得赵普有些过于较真,但现在是非常时期,圣公刚刚立下规矩……

“庞将军!”刘莽像是找到了主心骨,“您给评评理!这老赵头是不是故意刁难咱们?”

庞万春沉吟了一下,对赵普道:“赵司长,刘莽弟兄们确实饿急了,你看是不是……”

赵普却直接打断了庞万春的话,对着他抱了抱拳,语气依旧刻板:“庞将军,您现在兼任作战司主事,按天策府新规,后勤分配之事,应由后勤司全权负责,并直接向圣公汇报。您……不宜干涉。”

庞万春被这话噎了一下,脸上有些挂不住。他没想到这平时不声不响的赵普,搬出天策府的规矩来,竟然如此不留情面。周围的士卒们也安静下来,看着这新旧权力之间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就在这时,方腊的声音从众人身后淡淡响起:“怎么回事?”

众人回头,只见方腊在两名亲兵的搀扶下,不知何时已站在不远处,平静地看着他们。

刘莽立刻抢上前,委屈地抱拳道:“圣公!您来得正好!这赵普故意拖延,不给我们发粮,还拿什么新规矩搪塞!弟兄们都要饿坏了!”

赵普则不慌不忙,向方腊行了一礼,将事情原委,包括他怀疑刘莽前两次量斗手法有问题,坚持要重新核准的要求,一五一十、毫无添油加醋地汇报了一遍。

方腊听完,目光先看向刘莽:“刘莽,赵司长要求重新核准,可有错?”

刘莽一愣,支吾道:“……可是,圣公,这也太麻烦了,而且……”

“麻烦?”方腊打断他,语气平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若今日因‘麻烦’,便允许你这一袋粮可以估算,明日是否其他物资也可以估算?长此以往,所谓的‘公平分配’,岂不是又成了一纸空文?回到了以前各自为政、苦乐不均的老路?”

刘莽张了张嘴,说不出话来。

方腊又看向庞万春:“万春,你觉得,赵司长坚持按规矩办事,不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