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月行动”的最终计划如同上紧发条的机构,在天策府内部悄然运转。出击的命令已经下达,人选已经确定,装备也已就位。但在那三十五名死士踏出密道之前,还有最后,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战前动员。方腊深知,再完美的计划,也需要由人去执行,而人的精神意志,往往能在绝境中爆发出决定性的力量。
这一次,方腊决定亲自进行动员。地点,选在了洞穴中央那片相对开阔、曾经进行过宣讲的空地。时间,定在出发前最后一个黄昏。
当落日的余晖完全被山峦吞没,洞穴内火把通明。除了必要的岗哨和重伤员,所有还能行动的士卒,都被要求聚集于此。人群黑压压一片,目光都聚焦在中央那片空地上。那里,三十五名被挑选出来的将士,已然列队。他们换上了后勤司检查过的最佳装备,腰间挎着利刃,背上负着弓矢和包裹严实的火油罐,脸上涂着用以伪装的炭灰,眼神在火光映照下,闪烁着混合了紧张、决绝与一丝亢奋的光芒。
方腊在庞万春的搀扶下,缓缓走到队列前方。他的脸色依旧苍白,胸前的绷带隐约可见,但他的脊梁挺得笔直,目光如同实质般扫过这三十五张面孔,也扫过周围所有的围观者。
他没有立刻说话,而是沉默地注视着这支即将深入虎穴的小队。这沉默,带着千钧的重量,压得人几乎喘不过气,也让所有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
终于,他开口了,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带着一种沉静而磅礴的力量:
“弟兄们!”
仅仅三个字,让原本有些细微骚动的人群瞬间寂静。
“看看你们身边的人。”方腊的目光缓缓扫过队列,“你们当中,有跟着我从青溪杀出来的老兄弟,也有后来加入,志在推翻赵宋的新面孔。但今天,站在这里的,没有新旧之分,只有一种人——我方腊,和所有被困在这洞中弟兄们,赖以托付生死的勇士!”
他的话语,直接将这三十五人的地位,拔高到了关乎全军存亡的高度。
“我知道,你们怕。”方腊的声音很平静,仿佛在陈述一个事实,“深入数千敌军的营垒,九死一生,谁能不怕?我也怕!我怕你们回不来,我怕看到熟悉的面孔永远消失!”
这坦诚的话语,没有回避恐惧,反而让那些紧绷的面孔稍微松弛了一些,一种被理解的共鸣在心底滋生。
“但是!”方腊的声音陡然拔高,如同利剑出鞘,带着斩断一切犹豫的决绝,“我们有的选吗?!”
他猛地伸手指向洞穴之外,语气变得激昂而悲愤:“洞外,是童贯、宋江的数千大军!他们围着我们,困着我们,想把我们饿死、困死在这暗无天日的山洞里!他们想用我们的头颅,去染红他们的官袍!用我们的尸骨,去垫高他们的功劳簿!”
“我们能答应吗?!”方腊厉声喝问。
“不能!”队列中,黑熊第一个嘶声低吼出来,脖子上青筋暴起。
“不能!!”更多的声音跟着响起,汇成一股压抑的怒潮。周围的士卒们也受到了感染,呼吸变得粗重。
“对!不能!”方腊接过话头,声音如同燃烧的火焰,“我们起义,不是为了今日这般窝囊地死在这里!我们是为了活下去!是为了让这天下,少一些像我们一样被逼得走投无路的人!”
他将个人的生死,与起义的初衷和更宏大的目标联系在了一起。
“这一次,我们不再被动挨打!”方腊的目光再次聚焦在那三十五名将士身上,“我们要打出去!要让他们知道,困兽犹斗,其势更烈!我们要用这场夜袭,烧掉他们的粮草,打掉他们的气焰,告诉他们——我方腊的兄弟,骨头是硬的!血是热的!”
他顿了顿,语气从激昂转为一种深沉的信赖和托付:
“你们三十五个人,今夜肩负的,不是你们自己的命,是洞内这数百弟兄最后的希望!是咱们这支义军,能不能继续在这世上挺直腰杆的脊梁!”
“天策府成立以来的所有努力——侦察司弟兄冒死画出的敌情图,作战司反复推演的沙盘,后勤司省吃俭用攒下的装备,教导司点燃的信念之火——今夜,都将由你们,去验证!去实现其价值!”
他将这次行动,赋予了超越军事层面的、关乎天策府存续和新旧秩序检验的重大意义。
“我对你们,只有三条要求!”三根手指,目光如炬,一字一句:
“第一,牢记计划,相互协同!你们是一个整体,不是三十五条独狼!生,一起生!退,一起退!”
“第二,奋勇杀敌,但不逞匹夫之勇!我们的目标是烧辎重,乱敌营,不是去拼光自己!我要的,是你们活着回来,带着战功回来!”
“第三,”他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也带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