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百花眼中的“新”
落雁谷方向冲天而起的火光,如同刺破沉重夜幕的利剑,也点燃了帮源洞内所有将士胸中积压已久的战意。方腊那一声“杀!”,如同惊雷,震碎了连日来的压抑与沉闷。
沉重的隘口石门在绞盘的嘎吱声中缓缓开启,早已蓄势待发的一千五百名天策府精锐,在方腊与庞万春的亲自率领下,如同决堤的洪流,汹拥而出,直扑山下童贯的中军大营!
这场夜袭,蓄谋已久,又恰逢其时。童贯主力正因后方粮草被焚而陷入巨大的恐慌与混乱,指挥系统近乎瘫痪。方腊军以有备算无心,以必死之志冲击惶惶之军,其势锐不可当。火光、喊杀声、兵刃撞击声、垂死哀嚎声瞬间响彻山谷。天策府将士憋屈了太久,此刻将所有的愤怒与力量都倾泻而出,作战悍勇无比,一时间竟杀得兵力占优的官军节节败退。
然而,方腊深知见好就收的道理。他的目的并非全歼童贯,而是趁乱给予其重创,打破封锁。在成功搅乱敌营,烧毁部分营帐,造成巨大杀伤后,眼看官军有从混乱中恢复、组织反扑的迹象,方腊立即下令鸣金收兵。天策府将士毫不恋战,交替掩护,迅速撤回帮源洞险要之地。
此役,天策府以极小的代价,重创童贯中军,极大提振了己方士气,更关键的是,与梁山泊的这次默契(或交易性的)配合,成功焚毁了官军至关重要的粮草,迫使童贯不得不暂时后撤数十里,重新部署,帮源洞之围,暂告缓解。
当队伍带着缴获的兵甲旗帜,押解着少量俘虏,浩浩荡荡撤回洞内时,迎接他们的是震耳欲聋的欢呼。留守的将士和眷属们涌上来,看着得胜归来的亲人,脸上洋溢着劫后余生的喜悦与自豪。
方腊站在高处,看着洞内欢腾的景象,心中却异常冷静。他知道,这只是一场战术胜利,远未到高枕无忧之时。童贯根基未损,必会卷土重来。而梁山宋江,通过此次合作,也展现了其不容小觑的实力和深沉的算计。
就在他准备召集庞万春等人商议下一步行动时,目光不经意间扫过欢呼的人群,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方百花。她并未像其他人那样激动呼喊,只是静静地站在稍远一些的地方,双手抱臂,倚靠着一根石笋,目光穿过喧闹的人群,牢牢地锁定在他身上。
那目光,极其复杂。有欣慰,有激动,有骄傲,但更多的,是一种深深的审视、探究,甚至是一丝难以言喻的……陌生感。
方腊心中微微一凛。方百花的归来,带来了宝贵的援助和情报,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个潜在的隐患——她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熟悉“原主”方腊的人之一。自己这段时间的言行举止、决策风格,与“从前”的那个方腊,是否出现了她无法理解的差异?
他不动声色地朝方百花点了点头,露出一个疲惫却温和的笑容,然后转身走向议事区,处理战后事宜。但他能感觉到,那道审视的目光,一直如影随形。
接下来的几天,帮源洞内外一片忙碌。清点战利品,救治伤员,加固防御,派出哨探监视官军动向。方腊更是忙得脚不沾地,与庞万春、赵普、韩冲等人不断商议,调整布防,安抚人心,思考未来出路。
在这个过程中,方百花主动请缨,负责整训她带回的那批生力军,并将其打散编入庞万春的作战司,以增强整体战斗力。她展现出的军事才能和雷厉风行的作风,很快赢得了将士们的尊敬。但她与方腊的接触,却似乎保持着一种刻意的距离。除了必要的军务汇报,她很少主动找方腊交谈。
方腊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他决定不能放任这种微妙的隔阂存在。这日晚间,处理完繁杂事务后,他让侍卫请方百花到议事区后方的“内间”一叙——这里也是他与邵仙英的居所,相对私密。
邵仙英体贴地备好了简单的茶水点心,便借口去查看伤兵营而离开了,将空间留给了这对久别重逢的兄妹。
烛光下,方百花走了进来。她依旧是一身利落的劲装,但卸下了白日里的严肃,眉宇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百花,坐。”方腊指了指对面的石凳,亲自给她倒了一杯热茶,“这几天辛苦你了。你带回来的弟兄们,都是好样的,很快便融入了进来。”
“分内之事。”方百花接过茶杯,语气平静,目光却再次落在了方腊脸上,带着那种探究的意味,“阿哥……似乎清减了些许。”
方腊心中一动,知道试探来了。他苦笑一声,摸了摸自己的脸颊:“是啊,洞中困守,劳心劳力,岂能不瘦?比不得你在外奔波,虽风餐露宿,倒也自在。”
方百花轻轻吹着茶杯上的热气,状似无意地道:“自在是谈不上,九死一生倒是真的。只是……此番回来,总觉得阿哥与往日,有些不同了。”
“哦?何处不同?”方腊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掩饰着内心的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