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镇压梁山:开局建立天策府> 第108章 肃清残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8章 肃清残敌(1 / 2)

睦州城的南北大门洞开,天策府的大旗插上了城楼,都监王仁钻了臭水沟,知州郑有功献印投降。看起来,这座两浙路上的重镇,已经改姓“方”了。但打仗这事儿,从来不是占了城楼、抓了长官就算完的。这就好比您家进了贼,您把大门夺回来了,还把贼头子按住了,可您能立马倒头就睡吗?不能啊!您得提心吊胆地检查床底下、衣柜里、阁楼上,看看有没有藏着没跑掉的小毛贼,保不齐哪个旮旯里就猫着一个,准备等您睡着了给你来下子黑的。

睦州城现在就是这么个情况。大规模的、成建制的抵抗是没了,可零星的、散兵游勇式的、或者是自觉没了活路豁出去了的抵抗,才真正开始。这就进入了占领一座城池后最磨人、也最危险的阶段——肃清残敌。

这活儿,繁琐、细致,还处处透着危险。您想想,偌大一个州城,大街小巷纵横交错,民居商铺鳞次栉比,官署仓库、寺庙道观、乃至废弃的宅院、复杂的地下排水系统……能藏人的地方海了去了。那些被打散了的溃兵、自觉罪孽深重怕被清算的衙役、平日里就为非作歹现在想趁乱再捞一把的地痞流氓,还有那些被王仁或者什么小军官洗了脑、铁了心要“为国尽忠”的死硬分子,都成了埋在城里的“钉子”。

天策府这边,可一点不敢大意。庞万春和方百花下了死命令:各营划片包干,逐街、逐巷、逐院清理!务必把藏在城里的“钉子”一颗颗全给拔出来!同时张贴安民告示,宣布宵禁,稳定人心。

这肃清残敌的活儿,一干就是好几天。每天城里都不消停,这儿一声喊,那儿一阵打,时不时还爆出一两声惨叫或者零星的兵刃碰撞声。

第一天,主要是清理明面上的硬骨头。

有些溃兵退守到一些比较坚固的建筑里,比如废弃的当铺、高大的米店仓库、甚至是某个大户人家修得跟碉堡似的祠堂,企图负隅顽抗。对付这种,没啥好说的,就是硬碰硬。

城东“永丰”米店的大仓廪里,就窝着王仁手下的一个队将和他带的二十几个死党。这仓廪墙高门厚,里面堆满了粮食,易守难攻。这帮人占据制高点,用弓箭封锁了街道,摆出一副“与粮仓共存亡”的架势。

负责清理这片区域的天策府都头,姓张,是个暴脾气。他先是让人喊话劝降,里面回应他的是一阵乱箭。

“他娘的,敬酒不吃吃罚酒!”张都头火了,“来人!给老子搬柴火来!再弄点辣椒面、硫磺!老子请他们吃顿烟熏火燎的断头饭!”

兵士们很快搬来柴草,堆在仓廪门口和窗户下,又按土法子找来了辣椒面和少量硫磺混在里面。点火一烧,好家伙,那味道,辛辣刺鼻还带毒烟,顺着门窗缝隙就往里钻。里面的人开始还能听见咳嗽叫骂,没一会儿就只剩撕心裂肺的咳嗽和哭爹喊娘的求饶声了。

“投降!我们投降!别烧了!咳咳……饶命啊!”

一面白旗颤颤巍巍地从窗户里伸了出来。等天策府士兵冲进去,里面的人一个个被熏得眼泪鼻涕横流,瘫在地上像烂泥,武器丢了一地,哪还有半点抵抗的力气。张都头一边让人把这些俘虏捆结实,一边心疼地看着被熏得有点发黑的米粮,骂骂咧咧:“狗日的,糟践粮食!早知道直接用撞木砸门了!”

第二天、第三天,重点转向了巷战和搜捕隐匿的散兵游勇。

这时的战斗规模变小了,但凶险程度一点没降。变成了小股部队甚至三五人小组之间的遭遇战和搜索战。天策府的士兵们以什(十人)为单位,配上一面盾牌、几杆长枪、几把腰刀,再加一两个弓弩手,开始像梳子一样梳理每一条小巷,检查每一个可疑的院落。

这种战斗,极其考验士兵的单兵素质和小组配合。您永远不知道下一扇破门后面,是空无一物,是瑟瑟发抖的百姓,还是突然捅出来的长矛或者射出来的冷箭。

有个天策府的老兵,姓王,大家都叫他老王头,经验丰富。他带着手下几个新兵蛋子搜查一个废弃的染坊。院子里静悄悄的,堆满了破烂的染缸和杂物。一个新兵毛手毛脚就要去推正房的门,被老王头一把拽住。

“你小子不要命啦!”老王头压低声音骂道,“看地上!”

新兵低头一看,门口有不太明显的脚印,门闩的位置也似乎被动过。

“里面有人!”老王头使个眼色,两个盾牌手上前,猛地踹开门,同时举盾护住身前。果然,门刚开,里面就射出来两支弩箭,“哆哆”两声钉在盾牌上。紧接着,三个溃兵嚎叫着举刀冲了出来。

“杀!”老王头这边早有准备,长枪从盾牌缝隙里猛刺出去,瞬间放倒两个。第三个溃兵被侧面绕过来的新兵一刀砍翻。战斗眨眼结束,有惊无险。新兵吓得脸都白了,对老王头佩服得五体投地。这就是经验,是用血换来的。

还有更倒霉的。一队士兵在搜查一个富户家的地窖时,地窖里面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