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镇压梁山:开局建立天策府> 第123章 天机院的分院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3章 天机院的分院(1 / 2)

睦州城这头,赵普正对着算盘和账本,为钱粮的事儿愁得直薅头发。而在城市的另一角,另一件关乎天策府生死存亡的大事,也紧锣密鼓地铺开了摊子。这事儿,光靠算盘珠子可拨拉不动,得靠锤子、风箱、还有一股子不服输的钻劲儿。这就是——建“天机院”睦州分院。

“天机院”这名号,听着挺玄乎,其实说白了,就是天策府自个儿的“军工研发生产基地”。最早在帮源洞里,就是个草台班子,几个老铁匠带着徒弟,叮叮当当修补个刀枪就算完事。后来规模慢慢大了点,能造点简单的云梯、盾牌。可如今不一样了,占了睦州这么大个州府,眼瞅着要跟童贯的主力、乃至大宋朝廷硬碰硬,以前那点家伙事,可就真不够看了。

方腊心里跟明镜似的。他一个现代人灵魂,太清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话放在冷兵器时代意味着什么了。武器装备的代差,那就是人命堆出来的差距!指望缴获?那是撞大运。必须得有自己稳定、高效、还能不断迭代升级的军工体系!所以,他把建立“天机院”分院,看得跟整顿财政、推行均田一样重要,甚至更急迫——这直接关系到下一场仗还能不能打赢!

负责这事儿的老大,是方腊从帮源洞带出来的心腹,叫马老三。马老三这人,名字土气,年纪也不轻了,是个老匠户出身,打铁、木工、石匠,样样拿手,最关键的是,对方腊脑子里那些奇奇怪怪的“新式”武器图纸,有种近乎本能的狂热和执行力。方腊那些关于杠杆、配重、甚至简易齿轮传动的一点模糊概念,到了马老三手里,往往能折腾出个大概其的实物来,虽然粗糙,但方向对了。

方腊把马老三叫到跟前,没多废话,直接指着州府衙门旁边一片原本属于官府的废弃工坊和仓库区,说:“老马,瞧见没?这块地,以后就归你了!给我把这‘天机院’的摊子支棱起来!要人给人,要料给料!我就一个要求:要让我们天策府的刀更利,甲更坚,弓弩射得更远,还得琢磨出点让官军闻风丧胆的新玩意儿来!”

马老三一听,激动得黑脸膛都泛了红光,搓着大手:“圣公放心!俺老马就算不吃不睡,也得把这事儿办好喽!就是……这人手和材料……”

“人手好办!”方腊早有打算,“第一,把你从帮源洞带出来的老底子,全拉过来当骨干。第二,贴出告示,重金招募睦州城内外所有的能工巧匠!铁匠、木匠、皮匠、窑匠……只要是手上有真本事的,来者不拒!待遇从优,有家眷的给安家费!第三,俘虏和降卒里头,有干过工匠活的,挑老实的,打散编进来,让他们戴罪立功!至于材料……”方腊冷笑一声,“睦州府库里的铁料、木料、炭薪,你先可着用!不够?那些被抄家的土豪劣绅,家里藏着的铁器、木材,全都给我起出来!再不够,开矿、伐木!总之,要啥给啥!”

有了方腊这把尚方宝剑,马老三腰杆倍儿硬。他立刻带着一帮老兄弟,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清扫场地,修补厂房,砌炼铁炉,搭木工棚……整个废弃的工坊区,很快就响起了久违的叮当声和号子声。

这建分院,头一桩难事,就是招人。

睦州是州府,工匠不少,可人心惶惶啊。天策府这“反贼”的名声在外,谁知道能干多久?万一官军打回来,给反贼干过活,那可是杀头的罪过!所以,尽管告示贴出去了,待遇写得清清楚楚,头几天,来应募的人还是稀稀拉拉,多是些走投无路、或者胆大想搏一把的穷匠人。

马老三有办法。他亲自坐在招募点,不摆官架子,见人就递碗水,跟人拉家常:“老师傅,手艺不错吧?瞧这茧子……别担心咱这儿不稳当!看见没?城墙是咱修的,官军是咱打跑的!方圣公仁义,不坑咱手艺人!来了,就是天策府的人,有饭吃,有饷银,干得好,还能立功受奖!” 他还让手下抬出几件从天机院本部带来的“精品”:打磨得锃亮的钢刀、制作精巧的弩机、甚至还有一小罐威力加强版的火药样品,给来人展示:“瞧见没?这才是爷们该干的事儿!捣鼓出好东西,打胜仗,不比给狗官干活强?”

这一手“感情牌”加“技术诱惑”,慢慢起了效果。加上城里局势日渐平稳,有些手艺好、但以前受尽官府和行会盘剥的工匠,开始动心了。率先来的,是几个被官府徭役逼得家破人亡的老铁匠,接着是一些渴望安稳的木匠、皮匠。人带人,口碑传开,招募点渐渐热闹起来。

人招来了,第二桩难事就是管理和分工。

工匠们来自五湖四海,手艺有高有低,脾气秉性各异,凑一块儿难免有摩擦。马老三没啥高深理论,就认死理:能者多劳,多劳多得,出了纰漏,老子第一个挨板子! 他把工匠们按手艺分成了几个“作”

每个“作”设作头,由手艺最好、最服众的老师傅担任。定下规矩:按时上工,按件计酬,出了精品有赏,偷工减料重罚!马老三自己,整天在各个“作”之间转悠,看看火候,摸摸成品,遇到难题,就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