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京城,最受打击的就是林松青。
林松青甚至直接来了侯府,泪眼汪汪地看向沈玉晦:
“你怎么突然打算留在京城了?”
一点预兆都没有。
沈玉晦没有解释原因,神情冷淡地“嗯”了一声。
好在林松青早就习惯他的性子,纠结了好久,才小声说:
“我娘也想让我留在京城。”
但他以为沈玉晦会回衢州,就拒绝了他娘亲替他打点的想法,现在好了,只剩他一个人前往衢州了。
林府和安伯侯府不同。
沈玉案自有法子让沈玉晦进京城书院,可如果他想留在京城,林府少不得要伤筋动骨,林松青沉默好久,才拍了拍沈玉晦的肩膀:
“看来今年我们无法做同窗了。”
沈玉晦家世分明比他贵重,常冷着一张脸,看上去仿佛不好招惹的模样。
但林松青其实一直挺放心不下他,他很清楚,沈玉晦所有的棱角都是在保护自己罢了。
沈玉晦抬头看他,也抿平了唇。
林松青来得快,走得也快,衢州距离京城可不近,他可得早些上路,没有时间浪费。
沈玉晦有片刻的怔然,但很快,他就回了神。
他一直都很清楚他想要的是什么。
沈玉晦求学一事尘埃落定,系统又开始催促苏韶棠去练习骑射,练习一半就放弃是怎么回事?
那样积分不就浪费了吗?
而就在这时,宫中也传出了消息,封户部侍郎夫人为三品诰命,安伯侯夫人为安顺县主,赏黄金万两。
明眼人都知道侍郎夫人的诰命只是顺带罢了。
圣旨传下来时,也引得整个京城震惊。
苏侍郎府。
苏夫人欢喜地捧着圣旨:
“妾身万万没有想到,这诰命之身居然会是棠棠给妾身请封来的。”
苏侍郎被说得有些愧疚:“是为夫不好,这么多年来,未曾给你带来一分殊荣。”
苏夫人嗔瞪他一眼:
“可不许老爷说这话,妾身就是高兴,怎还叫老爷生出愧疚来了。”
苏垣也在当场,几人对视一眼,苏夫人让人将圣旨好生生供起,才落座谈话:
“我断没有想到细盐居然是棠棠整出来的。”
苏垣点头:“妹夫倒是一点未曾贪功。”
苏侍郎对此只是摇头:
“如果我是安伯侯,也不会把这个功劳揽在身上。”
天子近臣,圣上心腹,身负侯位,掌京城安防,沈玉案身上的荣誉太多了,锋芒毕露,可是会扎眼的。
尤其在他未必是孤臣的情况下。
苏夫人脸上的喜色渐渐降了下去,苏侍郎不瞒她朝事,她多多少少也知道点朝中情况。
沈玉案的身份只能做孤臣。
一旦他有所偏颇,首先不饶他的就是圣上。
但皇后的求旨,让沈玉案的立场模糊起来,沈玉案不可能倒向二皇子,那么苦的也只是她的棠棠罢了。
苏夫人冷了面,低低咬声:
“我自认待她不薄,她算计我女儿时良心就不会痛吗!”
她未曾明说谁,但在场的谁不知她的意有所指。
苏侍郎摇头叹了口气:
“近来朝中的情况,让我也有点看不透了。”
可血脉亲情摆在那里,一旦不是二皇子争储成功,那么国公府和侍郎府都无法独善其身。
等苏侍郎离开后,苏夫人才沉下了脸。
苏垣看得不明白,狐疑地问:
“娘怎么了?”
苏夫人这才道:“姨娘传信来说,她身子骨越发不好了。”
姨娘自生下苏夫人后,就再也不曾诞下一子半女,饶是侥幸有孕,也会意外小产。
早年不知,这么多年下来,苏夫人和顾姨娘早就知道是谁做的手脚。
可有什么办法?
顾姨娘倚仗国公爷,苏夫人也要倚仗国公府,二人只能装作不知,苏夫人原以为皇后也得有点良心,但赐婚圣旨下来后,苏夫人就立刻知道是她将人心想得太好。
安伯侯的确身份贵重,可如今朝中情景,安伯侯的亲事谁敢轻易去碰?
皇后未曾和她有半点商量,就将棠棠的婚事定了下来。
盲婚哑嫁。
哪怕安伯侯身份贵重,她仍觉得亏欠了棠棠。
苏夫人低声嘲讽:
“所谓吃斋念佛,不过都是装模作样罢了。”
苏垣不由得沉默。
他知道娘亲因小妹一事对那位有怨气,连带对国公府都疏离了几分。
外祖母的身子骨,谁也不知是什么情况。
但依着那位的行事作风,哪怕将来二皇子得势,他们侍郎府又能占了几分风光?
苏夫人见不得苏垣一脸愁容,嫌弃道:
“行了,不要苦着一张脸。”
“当初你小妹出嫁时,我就嘱咐过她,日后和侍郎府来往不可过于亲密。”
她压低了声说:“你小妹是个知事的。”
棠棠嫁入安伯侯府非侍郎府所愿,但也因此,侍郎府才有了条后路。
想起宫中传来皇后留安伯侯夫人在坤宁宫用膳一事,苏夫人眼神狠厉:
“谁都不能给我的棠棠添堵!”
苏韶棠全然不知侍郎府中的谈话,她正和沈玉晦一起前往城南校场,系统整日叽叽喳喳地烦她,让她不堪其扰。
城南校场中,苏韶棠面无表情地拉弓射箭。
进度条一点点地往上升。
裴时愠刚走近,就听见一道破风声,利箭几乎擦着他的肩膀而过,裴时愠刹那间头皮发麻。
等身后传来利箭钉上箭靶的声音,他才堪堪回神。
苏韶棠居高临下地看他,裴时愠好半晌才挤出一抹笑:
“侯夫人好箭法。”
苏韶棠拒听奉承,只冷着一张小脸:“还是偏了点。”
裴时愠神情僵硬。
偏了点?
怎么,难道苏韶棠还真的想射中他不成?!
裴时愠最终还是没有保持住脸上神情,他一脸狐疑地问:
“裴某哪里又得罪了侯夫人?”
苏韶棠轻飘飘地瞥了他一眼:“明知故问。”
裴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