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轩书院 > 武侠修真 > 港娱的人生模拟器 > 第185章 小整一点点科技与好活

第185章 小整一点点科技与好活(2 / 5)

地的店,比如京上羊各地,根据城市情况而言,大部分官属企业平均工资100块一个月,京上沪万家职工,一级员工月薪200元。

放在汴梁,这里平均工资还在月薪五六十元波动,远低于京上羊,但万家起步也是一级员工120块月薪,每人年休假一百多天,逢年过节待遇和官属大企业一个标准。

一级员工就120块,二级自然更高150块,三级190块……嗯,每个不同等级员工月薪,都是上提上个等级四分之一,二级比一级多了一级员工的四分之一。

三级??二级的150除以4,不够40元整数就反向抹零。

以此类推。

在他无语中,几个从港岛调过来的老人,也算是临时经理级的6级员工梁元朗就举着大喇叭安抚群众,“大家静一静,静一静。”

等各式各样杂乱声音被老梁的粤普镇压了一番,梁元朗才继续道,“大家不要急,虽然在汴梁的第一批三家分店,已经招满职工,但后续还会有第二批,到时候就会有更多招工需求。”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们集团有足够的认可,今天所有前来的应聘者,我们鼓楼分店会请大家吃一顿晚饭,临走赠送一份小礼物,不让大家白跑一趟。”

没等人群在说什么,负责维持秩序的鼓楼警方就出来调节氛围了。

然后,情况很快进入了有序的发展中,每次招聘,即便是应聘不上的被淘汰者,送一份小礼品走人都是基操了。

不只是内地这样,港濠弯也是这样。

再换一个说法,明天都开业了?!

真正的招聘早在一个月前就结束了,新职工是有一个月培训期的,无非是这些接到消息从外地、外县乃至外市赶来的……

时间是断断续续过来,在一次次被梁元朗这个临时汴梁鼓楼区分店经理给招待一番,送走。

类似的情况,每隔一两天总要发生一两次的,不管老梁还是鼓楼警方都有了熟悉的应对措施。

当大量人群被引入地下一层临时改造的大食堂开始用餐了,还分发小礼物了,万家外面的人潮才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散。

而且万家大楼广场上,都已经有属于集团的职工,还是穿制服的,帮大家看自行车……看车不收费那种。

这还是1987年,地下一二层原本定位为停车场的建筑群,真的暂时发挥不出光和热。

人群散的差不多了,赵东淮才带着章敏走到了梁元朗和几个警察附近,笑着开口,“老梁,看起来你做的还不错,马上就能从临时经理转正了。”

梁元朗一惊,受宠若惊的弯腰问好,“赵生?您怎么来了……里面请,快里面请,何仔,快去准备……”

没等他多吩咐,赵东淮就摆手,“不用那么麻烦,我就是过来看看。”

他表现的很平静,但不管梁元朗还是何仔,甚至几个鼓楼警方都明显很不平静,很不冷静,认出了赵东淮是谁……那几位警察哥哥激动的腿都在哆嗦。

毕竟这是私下里无数人谣传,心里百分百认证的华人首富,全球华人首富!

若不是赵东淮不想见太多来客访客什么的,那他在汴梁拍戏客串,基本就是客来客往每日不间断那种,别说他们几个普通警察了,就是汴梁警察体系里最高的来了……

赵东淮一边走向一楼内部大厅,一边好奇道,“瓜果菜蔬之类都准备齐了么?”

汴梁这年代也有上百万人的,三家分店肯定辐射不到全区域,不过现阶段,你让各式各样商家去二楼卖衣服鞋子、三楼卖电视冰箱彩电、四五楼请饭店个人餐馆入住等等?

估计短时间,那些消费规模,都不如一楼的日销百货超市火爆。

梁元朗马上陪行解说,“日销物资储备的足够多,不过我来了内地后才发现,北方的蔬菜大棚发展还有点落后,比不上南方。”

“之前我在京城当二楼主管,以及升副经理时,就和一些同事强烈建议各地的农民朋友,多多发展蔬菜大棚产业,以方便在冬季也能吃上新鲜的蔬菜。”

“那边这行业也开始起步了,就是到了汴梁,还得重新开始推动。”

“我还是建议先从万家职工的亲属圈发展,只要他们的亲属愿意做这个行业,我们万家可以提供技术支援,甚至初期的资金支援,只要他们种出来,我们就收反季节蔬菜。”

“这方面也需要集团支持下物流运力。”

赵东淮点头,反季节蔬菜行业,内地最早运用这个的,都是20世纪30年代的事了,但当时用的不是塑料,是玻璃,一般人根本玩不起。

直到1974年,浙省那边才培育出了竹竿加塑料的蔬菜大棚,80年代初发展为钢管配塑料大棚,南方先开始发展。

就是赵东淮刚开始建万家的时候,哪怕在冬季,港岛也能吃上内地运输来的反季节蔬菜,肉蛋奶等等。

北方这方面的

最新小说: 浪漫清夏 第一龙王 神相出山 骷髅上 不装了,其实我带的是特种部队 重生之拯救大明星 白衣恋曲 乡村小神医 绝顶高手在都市 都市:我长生者的身份被曝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