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可怜人,就跟盖个驴棚养着驴拉磨差不多!”
李泰一脸呆滞的看着李庸,整个人都懵了,他万万没想到李庸竟然说出这样大逆不道的话来,但是偏偏听上去好像还很有道理的样子!
“你,你怎么能这么说?皇帝是九五之尊,是天下最尊贵最有权势的人!”
李泰反驳道,李庸笑着点头道。
“确实,皇帝是天下最尊贵最有权势的人,不过,又有什么用呢?你,李泰,魏王,除了皇位,想要什么得不到?美人?富贵?你唾手可得,更难得的是你还有自由和时间,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所以,在我看来,做亲王可比做太子,做皇帝要爽的多!如果不是因为我会一些东西,想要将这些东西传承下去,我早带着妻妾满天下玩去了,谁还留在长安,整天这么烦心!”
李泰脸色阴晴不定,这些离经叛道的话,确实对他造成了极大的冲击,李庸接着道。
“说实话,我还真巴不得离开长安出去玩呢,携美出游岂不快哉?踏遍山河,看天下最美的风景,品各地最美味的佳肴,饮遍天下美酒,夫复何求!”
李泰仰头灌了一口烈酒,虽然没说什么,但是脸色已经没有最开始那么灰败,李庸趁热打铁道。
“你说,几百年后,圣人和我谁的名声更胜一筹?毫无疑问,是我!人们大概也就知道曾经有个皇帝叫李世民,而我则一样名满天下,但凡是读书人,都要吟诵我的诗篇,都会对我顶礼膜拜,你说对不对?”
李泰听了也不禁思索起来,思索之后,他不得不承认李庸说的确实有点道理,几百年后,说不定父皇还真的没有李庸的名声更盛,毕竟只要是读书人谁不会读李庸的诗?只要是读书人,谁不会对李庸顶礼膜拜?不过话又说回来,别说当今之世了,亘古以来又有几人能和李庸比呢?李泰沉声道。
“你是文曲星下凡,这世上有几人能和你比?”
虽然李泰一向也自诩文采斐然,但是那也要看跟谁比,若是和李庸比,那他的那点文采就不算什么了,李庸笑吟吟问道。
“要青史留名啊!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你想不想?”
青史留名,谁不想呢?这人一旦荣华富贵都有了,追求的是什么?当然就是青史留名,李泰问道。
“你难道想送我首诗?我李泰虽然文采不及你,但是也不是不要脸的人……”
李庸摇头道。
“那当然不是给你首诗,我是说有个点子。”
“什么点子?”
李泰好奇的问道,虽然他有些恨李庸,但是对李庸却也真心佩服,李庸的点子都牛逼的很,所以他充满了期待。
“做一套百科全书啊。”
李庸笑道,李泰听了一头雾水。
“百科全书?那是什么?”
“就是文献大成,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
李庸沉吟道,因为李庸在长安建立了帝国图书馆,已经是集天下所有文献了,但是如果说有一个统一的书籍记载,那还真没有,所以李庸想到这个,算是让李泰有活下去的一个理由吧!
“自有文字记载以来,书籍繁多,多有遗失,所以,就搞一本文献大成,做一次系统而又全面的总结,毫无疑问,这非一般人能做到,因为要很多才学之士参与,集举国之力搜集书籍,需要很多人力,要耗时很久才能做到,但是,一旦做到了,那会是有史以来最浩大的文化工程,对当世、后世都会极大的影响,是一次流芳千古的文坛佳话!”
李泰的双眼已经变得贼亮,争储已经彻底没有希望了,但是李庸说的这个点子实在是太牛逼,太让人心动了!他也不傻,自然明白这件事的意义,那真的是文坛盛事,真的能流芳千古,当然,也和李庸说的那样,一般人还真做不到,因为这搜集书籍,要聚集很多才学之士,光雇佣抄书之人怕不就得上千人,而且还要好多年,只是养这么多人就需要很大一笔钱了,不过,这对他李泰来说这算事吗?至于这事繁复耗时很长,他一个闲散亲王,哪还有什么其他事可做?李庸将酒坛子扔在了地上,笑道。
“当然,如果你想要谋反的话,其实也不错,兄弟俩在一块儿也不寂寞。”
李泰足足愣了好一会儿才反应了过来,李庸话里的意思是让他和李承乾一起被圈禁在留园中!谋反?你才谋反呢!你全家都谋反!
“你以为本王和李承乾一样傻?”
李泰鼻孔朝天,斜瞄了一眼李庸,他确实没想谋反,自始至终都没想过谋反,因为他深知父皇是多么强大,也深知朝中的那一帮子老将们是多么强大,还有一个妖孽一般的李庸,高句丽不强吗?还不是被一波推平了?倘若李庸投靠了他,和他一起谋反的话,那他倒是有信心,可惜,李庸这家伙比泥鳅还滑。
“行了,该说的也都说了,我也走了,想不想得开就看你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