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你怎知二兄不好?”
“二兄,你虽然平定了叛乱,还被封了候,但是却也暴露出不少问题!”
孙映决定开门见山地跟孙坚谈一谈。
听他这么一说,孙坚表情变得严肃起来,他很重视这个年幼的四弟的话。
“你来说说我有什么问题?”
“第一:二兄虽然封了候,但是在那些世家大族的眼里,咱们孙家还是不入流!没人会重视咱们!我说的对吗?”
孙家眼中寒芒一闪而过!
孙映说的没错!
就拿剿灭周朝和郭石叛乱为例,当时他跟荆州太守王睿联手灭贼,但是王睿对他一向无礼!根本就瞧不起他,这是扎在孙坚心中的一根刺!
每次想起王睿,他心中都会莫名升起一股怒火!
在东汉,像孙坚这种出身平平的人,无论再怎样优秀,都不会入那些世家大族的法眼!
他很快平息了心中的怒火温声道:“你接着说。”
“第二:在剿灭区星叛乱过程中,二兄的兵士战斗力的确很强,但是区星等贼的手下大多是佃农,没经过正规训练,若是遇到正规的队伍,恐怕就没这般轻松了!
还有二兄手下真正能战的只有五千人不到,现在收编扩充了队伍,这些人的战斗力就难说了,未来一旦需要用兵,二兄能拿得出手的恐怕也不多……”
孙映说的没错,要解决这个问题比第一个还要迫切。
忽然一个念头占据了孙映的大脑!他猛然想到了一个可以帮助自己二兄的主意。
孙坚赞许地看了孙映一眼道:“四弟的观点颇和我意,你可有办法提升吾部下的战斗力?”
这句话正是孙映想要的!
“二兄可曾听闻魏武卒乎?”
“魏武卒!?”
孙坚眼睛一亮,沉思片刻又摇摇头道:“自然听过,但是训练魏武卒太过艰难!
当年魏国倾尽举国之力,才训练出数万魏武卒!吾此来长沙不足半年,哪有财力训练魏武卒一般的军士?”
孙映道:“二兄此言差矣!兵贵精不贵多!你只训练出五百到一千人的精锐兵士,遇到危难之时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孙坚显然有些动心了,要知道江东的地理位置导致他根本没有成规模的骑兵,三国之中江东的主要优势就是在水上!
而他想发展培养自己的队伍,重点也只能是步兵!
“魏武卒”这个传说中威力无比的兵种,他自然是向往已久,但是孙坚也知道想训练出“魏武卒”几乎是异想天开!他根本想都不敢想!
背负双手在屋子里缓步踱了数个来回,
他忽然转头看着孙映道:“训练魏武卒的方法早已失传,但是我听说单只一个士卒身上就要穿三层重甲!
而且还要手执长戟,腰悬铁利剑,后负犀面大橹,50弩矢和强弩,同时携带三天军粮,半天内能连续急行军一百里的士兵,才可以成为合格的魏武卒!
有此等战力的兵士恐怕一百人中都难出一个!
训练的难度太大,我觉得还是不妥……”
孙映缓缓说道:“二兄所言极是,可你想过没有?这是数百年前的训练方法,拿到今日已经不再适用!但是吾等可以参考魏武卒的训练之法,采用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
比如你刚才说的,士卒需身穿三层重甲,我有办法只要一套甲,就能达到三套甲的防御效果!如此以来对兵士的身体负担就大大减轻,还能大幅度提升战斗力!
我还有办法打造出射程更远的弓弩;打造出杀伤力更强大的兵器……”
孙坚闻言大喜道:“如此甚好!四弟有劳你了!”
孙映道:“辛苦些倒是没什么,只要二兄信得过我就行!”
孙坚抬起厚重的大手用力拍在孙映的肩头道:“好!!四弟若有心,吾就将此重任交付与你!明日起兵士的人选都由与你选拔,不过长沙郡较为贫瘠,物资匮乏你先训练五百人可好?”
“没问题!不过我并未带过兵,打过仗!没有实战经验不足,难以服众!
因此只负责帮你选拔一批士兵,并且帮你打造最先进的弓弩、炼制盔甲以及相应的军备物资!
魏武卒的训练方法世代公开非常详细,二兄想必也知道!
日常操练练这些士卒还需要二兄另请高明!”
“善!明日我就召集众将……”
孙映非常欣赏二兄这一点,他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决定了让孙映帮忙训练魏武卒,就索性让他放手施为。
既然下了决心,孙坚立刻将程普、黄盖、韩当、祖茂以及朱治等部将召集过来。
“用训练魏武卒的方法训练兵士?这倒是个好主意!吾早有此意,不知使君派何人担此重任?”
程普首先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他排在江表虎臣中的第一位,年龄最大,资历也最老,在他的心中这个任务应该毫无悬念地落在自己身上。.
孙坚召集众人,但是并未具体说明如何训练,他也是有意看看众人的反应。
黄盖等其他人也都赞成这个建议,不过众人很好奇,这个任务会交给谁?
孙坚见众人都赞同,于是点点头道:“好!既然你等都赞同,吾决定将此任务交给四郎君孙映和韩义公两人,汝等可有意见?”
“交给四郎君?我不同意!”
程普第一个出来反对。
黄盖也说道:“四郎君年纪尚幼,又未带过兵,恐难当此任。”
韩当听说由自己和孙映负责训练魏武卒,脸上一抹笑容一闪而过,随即又看了看坐在最后的孙映,将头扭过一旁却没有说话。
祖茂听到交给孙映时不禁愣了一下,随即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道:“四郎君颇有智谋,吾不如他!交给他也未尝不可!!”
他是从心眼里喜欢孙映,因此毫无保留地支持孙映。
朱治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