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孙映,这位是祖茂祖大荣……”
陈应道:“祖大荣!莫非是孙文台属下的名将?”
孙映做事低调,一直藏在幕后,因此他的名头可没有祖茂大。
祖茂拱手道:“名将可不敢当,吾正是孙使君的手下。”
“久仰久仰!!”
人的名,树的影,鲍隆和陈应对祖茂却是格外恭敬。
孙映道:“两位身怀绝技,难道想一辈子都屈居于山林之间乎?”
鲍隆道:“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有机会当然要做出一番事业,只可惜我俩投军无门!”
孙映道:“我乃是孙使君的四弟,两位可否愿意投入我二兄帐下?”
鲍隆和陈应只是两个猎户,现在还成天为吃饱肚子而努力,眼下有机会投军哪里会拒绝?
“自然愿意!”
“好!你俩回去收拾一下,然后随我长沙……”
鲍隆道:“不必,我俩别无长物,就此与你同去可也!”
当孙映收服了鲍隆和陈应后,太仓古戒忽然提示道:“收服两员猛将,得到属性点60点!”
“这么少?才60点?属性点很金贵吗?”
孙映在心里表达了自己的不满,不过有收获总比没有强!
……
回到长沙郡,孙映将鲍隆和陈应引荐给孙坚。
孙坚大喜,让两人先加入“魏武卒”一同训练!待日后立功后再行升迁。
孙映带着鲍隆和陈应到校场,观看韩当练兵。
当他进入校场之时,却见五百士卒每人身上都披盔戴甲,手持兵器,同时身上背负着两石的重物,左右整整齐齐地排成四列,围着校场进行跑圈!
现在这些士卒的气质,在短短的不到十天的时间里,竟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记得上次运粮大赛之时,这些士卒一面跑一面大声喧闹,纪律松散,形态各异;
可是现在竟然没有一个人说话,整个校场中只能听到整齐的脚步落地声和士卒的喘息声!
孙映站在一旁,默默地注视着这些士卒,心里对韩当敬佩之极!
向右一回头,恰好看到孙策也夹杂在这些士卒之中,显然孙策也看到了孙映,但是两人只是目光交流了一下,孙策就跟着队伍跑过去了……
孙映顺着校场旁边的石路,走上了点将台!
此时韩当双手叉腰,两眼炯炯有神地扫视着下面的每一个士兵,甚至孙映来到他的身旁都没有回头!
孙映心中暗道:“韩当能成为一代名将真不是浪得虚名!就凭这种认真的精神,就值得自己学习。”
大约过了一盏茶的时间,这次训练才告一段落,孙策满头大汗地跑过来,坐在孙映身边。
孙映看着韩当说道:“义公兄真是训练有方啊!”
“四郎君过奖了!”
韩当脸上仍然没有任何表情,说起话来风轻云淡。
“义公兄,我最近还有些事情要做,烦劳你再帮忙训练一个月!”
“行!”
韩当真是惜字如金!废话一个字都不多说。
“四叔!您总算回来了,不是说由您来训练这五百士卒吗?为何这些日子总也不见您的身影?”
孙映转向孙策道:“阿策,我来问你魏武卒的特点是什么?”
孙策道:“当然是重兵重甲超强的战斗力!”
“没错!我正在想办法打造一批兵器和铠甲……”
其实他这句话表面上是说给孙策听的,实际上是向韩当解释一下自己不参加训练士卒的原因,
这个韩义公还真是是惜字如金,只要孙映不说的,他也从来不主动去问。
孙策大喜道:“太好了!四叔我现在还没有趁手的兵器,你能否给我打造一柄长枪,分量一定要沉一些……”
“好!我可以特意为你打造一把趁手的兵器,不过还要看你这段时间的训练效果如何。”
“行!一言为定!!”
孙策兴高采烈地跑远了。
“义公兄,还有一件事,我给你送来两个人这位是鲍隆曾经射杀过双虎;这位是陈应使得一手好钢叉,他的绝技就是飞叉……”
“见过义公,请义公多指教!”
鲍隆和陈应立刻上前给韩当施礼。
韩当还了个礼,然后淡淡地说道:“你俩若想加入这只队伍,一切就必须按这只队伍的规矩去做!以后我会根据每个人的实力和战功任命你俩的职务。”
孙映知道这两人的实力,因此有意向韩当推荐人才。
鲍隆和陈应道:“多谢义公!我两人自当倾尽全力。”
孙映安排好了一切,再次离开长沙城,来到益阳县附近的山中。
不过这次他却带了五百人!
主要是铁匠、工匠、竹匠、泥瓦匠还有一些力工。
他首先集中人力开挖矿坑,开采出大量的石煤;同时建了十几个砖窑和炼铁用的窑炉!
孙映准备打造一批重量较轻,但是质地坚硬的盔甲;再打造一批尖利的兵器还有弩箭、弓箭等!
这个时代已经有了百炼钢的雏形,就是将炒钢经过反复折叠锻打而形成的钢;反复锻打可以排出钢材中的杂质,提高韧性,但是坚硬度还有很大的欠缺。
要知道炼钢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炉温!
汉代主要是以木炭作为燃料进行炼钢,炉温最多能达到一千多度,这个温度钢铁是无法融化的!因此炼制出的铁被称为熟铁,材质很软。
有鉴于此,他准备用煤做燃料,提高炉温;炼钢还需要鼓风装置,因此他做了十几个大风箱,又在喘急的河流旁边,制作做出一些水排!
“水排”就是一种冶铁用的水利鼓风装置,它可以提高冶炼强度,另一方面可以扩大炉缸,加高炉身,增大有效容积。
这就大大地增加了生产能力,足够强大的鼓风能力,足够高大的炉子,是炼出生铁的必要条件。
经过近一个月的时间,他需要的东西基本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