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是痛苦的,团圆是喜悦的,但徐小强这次和媳妇儿团聚,除了喜悦,还有众多感慨。
感慨生命中有这次穿越,让自己能体会到不一样的人生,过上前世没能过上的生活。
虽然这种生活比较清苦,但却别有一番滋味。
尤其和媳妇儿离别这么久,转眼就半年了,当初离别有多伤感,现在相聚就有多幸福。
“媳妇儿,来,我帮你盛鸡汤,你在外面辛苦多吃点儿鸡汤补一补。”
媳妇儿说完话,又开始流泪,从回来到现在,他的眼泪就没停过。
当然没有纸巾擦眼泪,只有手帕,徐小强把手帕递过去,帮媳妇儿盛鸡汤。
“强子,其实我多么希望在家里相夫教子,一家人平平淡淡的过日子。
但是,你知道吗?落后就要挨打,一个民族要强大,要复兴,就需要很多人付出。
可付出就要做出牺牲,我希望你能理解我。”
娄小娥絮絮叨叨的说着,一边抓起徐小强递过去的手帕擦眼泪,然后开始喝鸡汤。
也许是饿了,也许鸡汤实在太好喝,娄小娥端着小碗咕咚咕咚的,就把大半碗鸡汤喝干。
由于货的太快,差点都呛着了。
徐阳挨着妈妈坐,赶紧伸手帮妈妈拍背,一边拍一边脆生生的说:“妈妈,你慢点儿,鸡汤有的是,我们才刚刚开始吃,我跟妹妹就喝了半碗汤,肉还没吃呢。”
“宝贝乖,妈妈知道了。”娄小娥也拍了拍儿子的小尖,亮晶晶的眼睛里,泪花闪闪。
此刻,她的心里也是有千言万语想对夫徐小强说,可有两个孩子在,再说那么久没在一起了,都有点陌生感,一下子不知道说啥。
只能顺着孩子的话语说一些家常话,而娄小娥刚才回来,在院门口碰到了三大爷,三大爷钓鱼回来吃中午饭。
三大爷回家这么一说,三大妈立马跑到前院儿,就像喇叭一样通知家家户户的人,说娄小娥回来了。
很快,一传十,十传百,前,中,后,三个院儿的人都知道。
大家闲着也是闲着,关键对娄小娥突然离去,现在又突然回来,感到很好奇。
于是呼啦啦的来到了徐小强家,大家齐刷刷的站在门口,想看娄小娥变了没有?
首先过来的是秦淮茹,秦淮茹和娄小娥两人比较好,娄小娥参加工作前,大家都没班,又都带孩子。
没事,在院子里一起聊天儿,一起逗孩子玩儿,又一起交流育儿经。
总体说来,两人关系还算不错,娄小娥突然去参加工作了,秦淮茹还有点儿不习惯。
现在突然听说回来了,秦淮茹就算快要生了,也不顾丈夫的阻拦。
直接来到了徐小强家,掀开门帘就兴奋的说道:“小娥,真的是你吗?刚才我听三大妈说你回来了,我还以为她开玩笑呢。”
“是我呀,秦姐,快进屋里坐,哇,又要生啦。”
娄小娥放下碗筷,把秦淮茹附近屋,坐在椅子上,这时候一大妈,二大妈,三大妈,以及媒婆赵大妈,贾张氏等等。
一大爷,二大爷,三大爷,许大茂,傻柱,还有许大茂的爹娘,就连聋老太太都来了。
许大茂的父母在另外的地方有房,他们的工作离那边比较近,所以除了星期天,很少回四合院。
就算没结婚成家,许大茂也一个人过,过得很自在潇洒。
屋里一下子热闹了起来,家里站不完,有些就站在门口,大家叽叽喳喳,兴奋异常。
娄小娥背了一个布包,包里有糖,本来是跟着孩子们准备的。
现在看见大家来玩儿,忙着把糖果拿出来,打开发给大家吃。
每人发三颗,四颗的,院儿里的人听说发糖果,来的人更多。
除了大人还有孩子,棒梗跟贾东旭一起过来,三岁的棒梗长得虎头虎脑的。
小家伙特别的机灵,除了自己拿到三颗糖,看见妈妈,还有奶奶,爸爸手上有,直接伸手就抓过去了。
好在娄小娥买的是比较小颗的那种水果糖,有点儿薄荷味儿的那种,这种糖好吃,小颗,散的开。
要不一斤糖很快就没了。
1957年的时候已经开始评计划,糖也不是随便能买到的。
娄小娥因为要回家,又因为把平常的票积累起来,自己舍不得吃,这回带了三斤糖回来,不过还有两斤,她舍不得拿出来了。
毕竟出去了几个月,是跟孩子准备的呀。
而大家也能理,有的看到差不多没了,主动不要,连声说谢谢。
有站在屋里的,有站在门口的,也有站在门外的。
整个徐小强家门口都热闹了起来,老人,大人,孩子,叽叽喳喳,嘻嘻哈哈。
一边吃着糖果,一边问娄小娥,在哪儿工作?还去不去?
娄小娥态度很好,大话却有点儿含糊,只是说玩儿不了几天还要走,工作在很远的地方。
就是普通的工作,每个月混点工资。
这时候秦淮茹就问:“小娥呀,你们家又不缺钱,强子也有工作,你到那么远的地方工作啥呀?
在家里相夫教子不香吗?这样一家人在一起多好。”
“秦姐,其实我也是这么想。”娄小娥叹了口气说:“每个人的追求不同,作为新时代的女性,我希望能对社会做的贡献,而不是一辈子围着丈夫,孩子和家庭转。”
娄小娥话里有话。
秦淮茹似懂非懂,哦了一声,点了点头。
而贾东旭这家伙,又想要套出来啥名堂?
所以不动声色的问道:“强子媳妇儿,你在哪儿工作都不敢说吗?
说不出来是不是有问题?我们作为院儿里的人,大家都很关心你,不过也需要提醒。
如果有啥隐瞒,或者说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我们可有权举报你。”
“东旭,没事瞎嚷嚷啥?现在都是新社会,有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