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了不起。
“周医生,真没看出来呀,你不但置入手术做得溜,病理诊断水平也是远超我等。以后我们三人得向你多多学习。”
三个研究生齐齐冲着周灿微笑。cascoo.net
这是示好。
“能辨证出两种病因,确实不错。不过想要治愈病人的癫痫还得锁定最终的病灶才行。周医生还能做出更精准的诊断吗?”
邹医生笑里藏刀。
一个规培生能诊断出大致的病因就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还要周灿回答得更精确,这不是逼着人家出洋相吗?
身为主治医生,在手术室被周灿压制。现在组内会诊讨论,又被周灿抢了风头。
邹医生难免有一些不友好的想法。
打压新人一直是所有老人最热衷干的事情。
“我才疏学浅,诊疗经验更是拍马都比不过你们这些老前辈。可不敢胡乱臆断。”
周灿见招拆招,轻飘飘的两句话,就把对方的逼迫推了个干净。
然后话锋一转。
“邹医生这么问,想必已经有了答案。不如分享出来,让我们这些刚入行的菜鸟好好学习一下。”
他反过来将了邹医生一军。
邹医生的身份比他高多了,还真没办法像他一样轻松推脱掉。
“呃……这个嘛!我个人认为存在其它部位血管病变的可能更大。”
邹医生结结巴巴,说明准备并不充足。
心里肯定没有精确的诊断结果。
现在只能模糊的做出回答。
“邹医生,听说看脑电图就能确定大致的病变区域。您能说说,是哪个部位的血管发生了病变吗?然后病变程度严重吗?”
一名研究生问道。
这个哥们绝对没有帮着周灿一起对付邹医生的意思。
纯粹只是在强烈的学习心驱使下,才有此一问。
“唔……嗯……个人觉得应该是接近脑丘体的这个位置吧!至于血管病变是否严重,一切以检查结果为准。”
邹医生的回答透着严重的不自信。
而且仍然模棱两可,并不确切。
如果想要给病人手术治疗,这个诊断结果一点用处都没有。
病灶部位不明确,病变情况不明确,几乎全都是靠猜的。那能符合手术指征吗?
“病变部位在脑丘,基本可以排除。根据我的治疗经验,引发癫痫的血管病变还没出现过在脑丘位置。脑丘体更多的是一个内分泌器官。它出现病变,往往只会引起全身性内分泌失调或出现重大改变。”
温主任直接把邹医生的诊断结果枪毙了。
一点余地都没留。
医学本来就是严谨,审慎,不存在模棱两可。
“大家重点查看一下病人术前做的脑血管造影检查。看看能否找出病灶所在。当然了,周医生说的术后血肿,也是极有可能,术后的CT扫描,也可以反复查看,加以推敲。”
温主任给大伙指定了一个大致方向。
不过暂时还没能确定病灶的具体位置与致病原因。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着。
各抒己见。
周灿一边研究病人拍的片子,一边仔细回忆着病人具体症状,以及各种表现。
最终,他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
“温主任,您说病人有没有可能出现海绵状血管瘤?”
周灿抬头问道。
“不排除!”
温主任也不是神仙,充其量诊断经验比他们更丰富,脑血管,脑神经方面的医学知识更渊博。
“海绵状血管瘤属于隐性血管疾病,即便通过CT,甚至是最先进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都很难发现它。想要排查,我觉得有必要为病人申请一个头部核磁检查。”
周灿认
。为海绵状血管瘤的可能性非常高。
反倒是脑内血管动静脉瘤基本可以排除。
要是真的还有动静脉瘤,即便再小,应该也早就查出来了。
“医院的核磁检查资源相当紧张,而且检查费用颇高,家属能接受吗?”唐莉有些担忧的问道。“查房时,22床的病人家属可是很不好说话。现在病人手术后病情没有减轻,反而癫痫加重,用一个术后并发症来解释,本就有些牵强。家属对我们也是极度不信任。”
她的担忧不无道理。
医患关系本就高度紧张。
特别是出现这种不信任危机后,情况更糟。
而且病人已经补做了两项术后检查,现在又要做昂贵的头部核磁,家属真有可能把病房都给拆了。
“我们医生也不是神仙。病人病变的静脉血管确实已经被我们清除了。现在癫痫加重,只有两种原因,要么是血肿,要么还有其它血管发生病变。已经做了这么多检查,术前也经过了反复讨论,普通血管病变根本藏不到现在。也只有被称之为隐形血管病变的海绵状血管瘤最有可能发生。”
“要给病人做进一步治疗,怎么都绕不过这个槛。说实话,术后血肿的话,CT扫描早就查出来了。可是术后做了CT,并没有明确发现血肿。所以,我认为很有必要做一个核磁共振。”
与CT扫描相比,核磁共振的检查结果更明确,更精准。
当年,也正是核磁共振的问世,才让许多肿瘤疾病能够被医生们轻易确诊。
它有着超声、X线、CT所没有的独特优势。
温主任低头沉思。
身为主任医师,他肯定有着自己的思考。
周灿的意见更多的只是提供一个参考。
组内的医生你一言,我一语,继续讨论。
慢慢的,认同做核磁共振的观点越来越多。
大家采用了排除法。
把一些有可能的情况一一排除。
最终认为海绵状血管瘤的可能性贼高。
因为海绵状血管瘤有一个特性,它的血管壁超薄。做手术时,确实有可能导致它破裂出血的可能。
查头部彩超也能有一定的诊断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