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轩书院 > 历史军事 > 国姓窃明 > 第311章 赏罚分明

第311章 赏罚分明(3 / 3)

都没有封侯的资格了,但伯爵还是稍微给了几个的。

文官里面,值得一提的便是阎应元这个常州知府,因为打阻击特别成功,在最终决战前的消耗疲敌功劳比郑成功还显眼些,只是比郑成功少了江防水战的功劳,所以升赏也只比郑成功略低。

阎应元被破格提拔为苏松兵备道,负责苏松常镇四府兵备,等于是负责后世长江沿岸苏南四个地级市的江防筹备工作。

……

吏部、兵部这边的筹勋事务繁杂,一时难以尽述。

与此同时,刑部那边也在紧锣密鼓地处理大战的善后事宜,惩恶除奸的讨论当然也不会怠慢。

王铎因为带头当了汉奸投降派,最后被判处斩刑,没能逃脱历史的审判,还有一堆其他勾结之人,或轻或重都得到了正式判处,定在正月十一行刑——

朱常淓不想拖延得太晚,因为他知道很快清军的援军就会抵达江北。在清军第二波救援尝试来之前,把主要汉奸杀了,也能提振士气,统一人心。

但正月一上来就杀人,或者元宵佳节杀人,也不吉利,最后就折衷选了个刚出初十、未到元宵的日子。

钱谦益被判流放大员,但大员还没收复,就先流放到福建暂时监押,交由郑成功的一位族中武将看管。

除了己方汉奸要处理,被活捉的敌人官员武将当然更要严审。

抓到的那几个满人、蒙古贝子、梅勒额真,全部都吃了一剐,级别更低的则是磔刑或腰斩。

磔刑和凌迟是有区别的,明朝磔刑大致简化为斩断四肢后再砍头,可以近似理解为吕雉给戚夫人削人棍,刀数比凌迟少很多,不是一片片剐肉,比腰斩重,不是常设刑。

而抓获的汉人官员,最高级的当然是旗主级的张存仁了,这厮是多铎的谋主,历史上清军打下江南后,他也做了多地多任督抚,是镇压江南的罪魁祸首之一。

加上张存仁当年是祖大寿的部将,曾经是明朝武官,最后投敌,那就更要以最严厉的叛国论处。

最终张存仁被判凌迟三千刀,从正月十一一大早剐到正月十三半夜,皇帝还亲自吩咐了别拖,免得拖到元宵佳节还有血光不祥。

除了张存仁外,其他积年老汉奸没什么好多说的,唯独一个孙之獬,需要再特别对待。

原本刑部只是给孙之獬判了个刀数比较少的凌迟,剐六十四刀,主要是惩处他的“教唆多铎下剃发令,导致常镇二府数万不肯剃发的义民被清军镇击屠杀”。

但朱树人熟读史书,他也知道历史上孙之獬后来被天地会义军抓获后,是怎么死的,他实在不想让孙之獬这种狗汉奸的专属死法就此湮没,所以特地打了招呼,希望法外加刑。

鄂王爷都开口了,刑部怎么会不答应?何况只是一点启发就行了。

最终,孙之獬复刻了他历史上被山东义军诛杀的死法,搞了一把“反向凌迟”——历史上正向的凌迟,都是把人身上的肉一片片剐下来。而孙之獬并没有被剐肉,反而行刑者还往他身上加了很多东西。

具体操作就是,让围观刑罚的百姓,自愿捐出一小捋头发,然后穿在缝衣针尾原本用于穿缝衣线的针孔中,扎进孙之獬皮肉,跟手术缝伤口一样再传出来、剪断头发,这样一捋头发就被植入到孙之獬皮肉上了。

他孙之獬不是希望天下汉人跟他一样剃头扎辫子嘛?那就反向操作,让天下汉人给他“全身皮肤植发”。

最后孙之獬浑身皮肉被缝了数千针植发,形如一个长毛黑猩猩,把他活活疼死气绝身亡。身亡后刽子手还在这千丝万缕的植发上绑上绳索,让一伙骑兵分别拉着,把孙之獬的尸身放风筝示众,可比吊在竹竿上示众飞得更高、让人更远都能看见。

孙长毛猩猩风筝被放那天,南京城里无数百姓都来围观了。那些镇江、常州二府逃出来的、因拒绝剃头而有家人被杀害的义民,更是苦大仇深,非要围观不可,

还有无数人掏银子求刽子手接受他们捐的头发,非要把自己的头发植发到孙之獬身上。

最新小说: 穿越成武松,造反从收服一百单八将开始 假太子监国,尤物帝后太撩人? 西川欲晓1909 史上第一嚣张 绝嗣王爷得知自己有娃后,杀疯了 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 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 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 在下朱厚照,父皇非要我登基 极品少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