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都市言情>小知县> 第38章 第 38 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8章 第 38 章(3 / 7)

欣喜万分,他们虽不知知县大人去潞州又给他们讨了什么好处,但他们看到纪炀就高兴,没好处也高兴。

最后踏入衙门,还没靠近就听到玉县丞的声音:“二百个人,名额早就满了,今年实在不行。明年,明年你们再来,还要提前来。”

“真没办法,咱们衙门房间就那样大,实在挤不下人。”

“对,回头你们村那个谁学会之后,让他教村里人啊,放心这事我肯定会说。”

声音由远及近,直到忽然停滞。

玉县丞看到眼前的知县大人,激动得说不出话,最后赶紧过来,就差抱着纪炀哭了。

“大人,您走这十几天里,发生了好多事。”

“凌家湖的路快修好了,玉家湖那边的路也在收尾。”

“还有扬州的葫芦器具订单,一万五千套!这也太夸张了!”

“再有许多信函,都是其他知县寄来,说让您务必查看。”

“最后是咱们冬日授课,人太多了,实在没办法。”

纪炀哭笑不得,扶着玉县丞起来:“一件件来,这不是完成得挺好。”

“哪有好,都快累死了,你,你们呢?那事?”

在玉县丞哭诉的时候,凌县尉已经把衙门几个百姓请出去,此时衙门里只剩下纪炀,平安,县丞县尉四人。

玉县丞得知他们连通往潞州城的官道都要有了,一时激动的没坐住。

更说了可能还要有官学,更是吓得要站起来。

看看农闲报名听课的百姓有多少,就知道此处百姓也是好学的。

只是苦于这里没有官学,没有私塾,更没有夫子。

这官学建成,无亚于天大的好事。

但最后一项。

也是知县大人走时最重要的一项?

纪炀道:“运河一事,已经上报汴京,咱们静候佳音。”

上报汴京,那就是潞州已经同意?

千难万险,已经过了头一关。

原本以为不可能的事,如今一点点促成,让在座众人都是百感交集。

事情交代完,纪炀等人也算放松下来,把从潞州城买来的好酒,让捕快卫峰卫蓝跑一趟,送到各村里长,以及种田最厉害的人户手中。

一年到头,他们也辛苦了。

又留下几坛分给衙门几个人,从开年到现在,衙门每个人都是超负荷运转,实在辛苦了。

除此之外,答应给孩子们的小皮靴也发到各家手中。

家中没有孩童的,便换成老人的外衣,样子虽普通,但却厚实得很,冬日里穿必然不错。

再有不少糕饼点心,大人小孩都爱吃。

玉县丞看着,便知道这是掏他们知县大人自己的腰包。

原来凌县尉还会客气,现在已然有些“厚脸皮”,玉县丞刚让他收敛点,咱们知县大人也没几个月俸。

提到这,凌县尉一时语塞。

那个,有个事你可能不知道。

咱们知县大人,可比富商有钱多了!

当然,凌县尉也只是心中说说,不过明显收敛些,不能占太多便宜。

纪炀瞧了倒是好笑,随口道:“该用便用,不差这些。”

对他来说,确实并不算多。

他来时手头银两是不多,可也不缺这点钱,实在不行把原身的宝贝们典当一个,够这里吃喝十年了。

跟着他做事着实辛苦,不能缺这点东西。

回到扶江县后休息几日,纪炀也感受到农闲的意思,扶江县像是一下子慢了下来。

就连街上做葫芦工艺的百姓也是悠闲得很。

一问便是,今年丰收年,哪有不自在的。

也是,各家至少收几百斤粮食,自然高兴。

与此同时衙门里捕快卫峰家孩子也要出生,实在又是个好消息。

休息几日过后,纪炀重新拿起扶江县账本。

他之前在潞州城知州府挥舞的账册,只是副本而已,真正的账本在玉县丞这里。

上次他说,扶江县只剩十两银子,确实夸大。

其实加上凌家湖送来的化肥收益,还有葫芦收益,多了一百四十两七分五钱呢!

葫芦收益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六两多的税收,剩下的二十四两六钱是纯利润,因是扶江县衙门的买卖,算是衙门额外收益,甚至不用记在公账。

二十四两六钱呢!

后面便是大头,也就是今年的粮税收入,不过漕司退了一部分开荒的税收,这边就不计算了,回头还要还给开荒的各家。

估计百姓见此,开荒的热情会更大。

田税每年是扶江县收入大头,今年比往年好些,折合成银两,一共是二百五十两一钱六分,比之去年多了一百多两银钱。

反正扒拉来扒拉去,再扣掉这几个月的日常月俸开销。

账面上不是十两银子!

明明是三百三十五两九钱一分!

不少了!

玉县丞看着一年的账册,忍不住道:“其实咱们今年挣得钱不少,怎么每次一算账,手头不超过五百两银子?”

放在知县大人这次见过的丰邵县知县,人家那边账面上,五百两肯定都是零头。

咱们连零头都不如。

纪炀无所谓道:“没事,放在这银钱已经不少了。”

给县衙大家买东西的时候,一二百两不当钱,现在衙门账面三百多两,这就叫多?

玉县丞一时搞不清知县大人的金钱观念!

不过眼看着大人沉思,玉县丞立刻道:“大人,您不会还想花钱吧?”

他现在已经怕了!紧紧抱着账本不松手!

纪炀还真是这么想的,三百三十五两,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但盖个简单的官学还是可以的。

趁着现在秋收,各家相对比较闲,天气也没冷到做不成事的地步,赶紧把官学盖起来。

毕竟对官学来说,重点不是房子,而是夫子。

他问知州要的也是夫子。

现在提前把最便宜的房子盖好,岂不是显得更有诚心,说不定他十一月过去年末考核,就能带个夫子回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