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都市言情>小知县> 第158章 番外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8章 番外四(3 / 4)

上老人,都要登记在册,特别是九十岁以上的老年,每个月要给一次粮,每三个月官府要发一次肉。

那些寡居,无儿女的老人更要照顾。

没有爹娘的孩子官府也要照拂到,朝廷会时时派人巡查。

特别是那些流落街头的小孩,等查到是哪个地方管辖的,必然会严惩。

这样郑重对待生命的态度,让更多人感念皇上的恩德。

他们的皇上就是好心肠。

还有纪大人,就是个好人。

不仅是吃食上,还有以国子监主持的,让各地官学开设医学。

官学本就已经深入到县里面,让这里开设医学,更能辐射周围。

也没指望他们都能当名医,能给当地乡亲减轻病痛,这都是好的。

一时间,四周的百姓更是争着抢着都要进到承平国。

要知道普通人家哪敢生病,生病要命还要钱。

看看人家承平国。

可惜纪炀也想到这点,他们都沾了搬到关外的承平国百姓的光。

为了照拂关外的承平国百姓,医学自然也要走到那边。

那些国家首领见了,也只能捏着鼻子答应。

不答应能怎么办,人家又不是军队,人家是大夫。

若伤了他们的人,承平国的枪械队是开玩笑的?

没看北边那个叫江白鹤的小丫头,放在其他时间,她那小身板,都不够打的。

可那手狙枪用的实在好,□□也厉害,根本没人打得过她。

若来一个江云中的列队,他们这些人只有跑路的份。

人家承平国兵强马壮,谁比得过啊。

更有些国家,已经主动并入承平国。

这是真的不费一兵一卒,就归入囊中。

其实有些时候过去接收的官员还不高兴。

看看你们的发展水平,再看看我们的发展水平。

并入我们,我们就要给你们看病,让你们吃饭,让你们读书,简直太费功夫了。

但人家主动臣服已经够低三下气了,承平国拒绝个两三次,也只好接纳。

在泰安年间,基本就是,纪炀开始捣鼓新东西,皇上稳定局面,纪炀捣鼓出来了,整个国家一起致富。

趁这个时候,有些东西也被他慢慢更改。

比如农业税变化最大。

农田的税收二十分之一,其中的山泽税也有更改,以前是打渔砍柴都要交税,现在规定如果是个人少量用,那就不在纳税范围。

如果是商贾获利,则要照常收钱。

各种商税也不再那么复杂,根据各行各业情况,都有相应规定。

税越简单,越好收,也越不容易出空子。

税收这块,基本是皇帝岳家金家,以及林家林启同时监管。

特别是商税,必须要及时交税,周围百姓都能举报,举报还有高额奖金。

只有保证各处商税的正常,那样才能让农税少交些。

承平国的商税自不用说。

如今一年的商税,都抵得上先皇在时十年的商税。

并非先皇不努力啊,而是蒸汽机太超版本了。

不过能在变化如此巨大中,稳住局面,让整个承平国平稳运行,皇上等人也是竭尽心力。

每个月大量奇珍异宝在港口登陆。

皇上却觉得,纪炀似乎还是没那么开心,他似乎在等什么东西。

等什么?

当然是良种。

更是那几个亘古不变的东西。

可以解决大部分饥饿的东西,有了这些东西,承平国的人口会迎来新一轮的爆炸。

而再往北寒冷的地方也能种上食物。

土豆,玉米,红薯,棉花。

还有各式各样没吃过没见过的新物种。

纪炀等的,就是这些。

即使有些东西运过来之后,暂时不适应本地化。

那也没关系。

他们有一流的团队,还能琢磨不出来。

再者说,他们那么多海船出去,还带不回来?

其实这个时候,全世界所有大陆上的人,都已经知道这个神秘大国的存在。

刚开始还有人害怕他们。

可这个国家的人似乎独有一种骄傲,他们并不想侵占任何一片土地,即使留下来,那也试着跟当地人和睦相处,给当地带来先进的技术跟文明。

他们不喜欢杀戮,他们只是想找新奇的东西。

有时候是一朵花,有时候是一只动物。

也有人觉得他们是软弱,可起了这种心思的人,基本都已经没了。

他们跟全世界做交易,还保持那份自信跟骄傲。

他们大多数人当中都会说,我肯定是要回家的,这个世界上,哪里会有比承平国更好的地方。

这份自信,让世界上所有人都好奇。

那个神秘的国家,到底是什么样子。

而见过它的人,基本上都不会离开,所以也不能把消息带回去。

偶尔有回到自己国家的人,还是会对那个遍地美好跟热情的国家魂牵梦绕。

有人说,承平国就像孤独又热闹的大船,他们开在最前方,最远处,回头看看后面,还会招手让后面的人都跟上。

他们的大度跟宽容,让很多人都无地自容。

但凡所有到承平国的人,陆路坐火车,水路坐蒸汽船,速度提升不止一倍。

全国的距离似乎一下子就被拉近。

这两个东西实在太适合长途运输了。

但短途的马车倒是还没更新换代。

不过听说工部有个年轻小伙子,似乎在琢磨,怎么缩小蒸汽机的体积,然后坐个蒸汽驾车。

还是纪大人提醒,说要不要换个思路,换个动力方式。

至于怎么换,普通百姓还不知道。

但他们现在举双手赞同继续搞发明。

一个普通人,怎么能在半年内看遍五岳?

不就是依靠现在的交通工具吗!

还有多少诗词书画大家们,没事就欢欢喜喜坐上轮船,火车,还不是就为了找找灵感。

以前千难万险的道路,也变得好走许多。

纵然有些崇山峻岭,但所有人都相信,承平国继续发展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