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命(1 / 3)

秦始皇的死对刘家最大的影响是-朝廷各处修筑工事紧急,需要从各地抽派劳工送往骊山修建皇陵,不幸的是沛县是泗水亭长刘邦被指认负责此事。

刘邦这下更是忙得坦坦荡荡,不回家也理直气壮,虽然非他所愿。

这一去跑了劳工,刘邦破罐子破摔随波逐流起义造反更不得闲回家了,我在刘家四年,阿元从两岁长到六岁,我愣是不知道刘邦长啥样,不知道的以为他与家隔了千万里,事实上也就几十里地。

沈大哥这几年像一只信鸽来回送信,这个男人除了深情,我觉得太没骨气。要么大胆表白示爱,双宿双栖,要么斩断情根,娶妻生子再不相见,这个样子看着让人捉急。

我以前不知道就罢了,现在发现了“奸情”,觉得看着都累。

刘邦这位名义上的刘家顶梁柱,是刘老太爷的忌讳,沈大哥来传消息的时候,吕姐姐不在家,沈大哥会逗留片刻。家中水缸未满,沈大哥也会不动声色地帮忙装满,家里工具不称手松动有损毁也会在沈大哥的妙手之下恢复如初,不能恢复的他暗暗记在心中,下次来的时候默默带件新的来,家中缺了东西,他比我还能第一时间发现,再来的时候依旧“顺手”带过来。

当然吕姐姐执意要将添新的钱还给他,沈大哥也不力辞。

即便吕姐姐处处注意,从不和沈大哥单独相处,也免不了闲言碎语。

只是她行端坐正,待人和气亲善,人人喜欢,流言止于智者,大家翘首以待的看了几年,也还是那个样子,也就没几个人在意了。

这些流言落入她耳中,她却越发的多礼避嫌起来,沈大哥来的时候,她渐渐连话也不怎么说了,只交与公婆接待。村里妇人从无像她这样的,有些彪悍的妇人和汉子骂起架不落下风。

沈大哥是有些落寞的,眉梢眼角都是薄愁。

秦二世元年,沈大哥带着吕姐姐给刘邦准备的干粮衣物,也带去了全家的期盼-再怎么不是东西,大家还是希望他活着回来,这趟差事在秦朝风险极大,劳工病死或者中途逃跑,甚至延误时辰都有可能掉脑袋,脑袋在秦朝就像地里的大白菜,砍了就砍了从来不缺下一茬。

像这种要命的差事一般上司只会派给和自己极不对付的下属,也不知道刘邦得罪了谁,反正不是萧何和曹参,这些小道消息是他俩透露出来的,说他得罪了大人物。这个时候不和刘邦撇清关系的都是好基友。卢绾说要不装病,王陵直接说将这个陷害他兄弟的剁了,曹参劝他们冷静不要惹是生非,不论如何去还是要去的,走一步看一步,路上仔细小心不要出了岔子就好。卢绾吆喝着,不出岔子好办,多带些人,跑了死了多出的人顶上,大家都这么干。萧何不赞同,这次是上面直接指派过来的,盯得紧,做不成。众人吵吵嚷嚷一下午,没吵出个结果,还连累着我给他们做了一顿饭。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将要被陈胜吴广以惊雷的高亢的声调喊向第一只起义军。

六国被秦国长期欺压冷却的鲜血也将重新沸腾,各地即将纷纷高举义旗。

楚国将兴,项梁项羽合六国之力最终灭秦。

然而,然而……全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谁能想到最后摘果子的是那个现在吓得连觉也睡不着的泗水亭长。

而这个亭长此时正在被他亲爹骂,早说了早些回家,不要出去和外面人厮混,这下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被分派了这种差事,准备后事吧,能有几个回来的。

再混球也是自己的儿子,老太爷骂的凶,这时候也落了泪,刘老太听到消息就一病不起,家里乱成一锅粥。吕姐姐躲在暗处偷偷落泪,就连阿元这个连她爹长啥样子都快记不清楚的孩都知道这一次他爹八成是回不来了。阿元无所谓,反正爹一直都回不来,家里只有我和阿元看起来不那么伤心。

我劝他们不要忧心,阿元爹一定能回来的话也成了空话,好听的吉祥话!

聊胜于无啊。

刘邦造反的消息和里正老爷带的一帮人一起到来,彭憨憨家堂哥逃跑的时候大泽村的里正还给了几天时间去找人,这次里正老爷直接带人上门,造反和逃兵役就是两码事儿,而且就算多给几天刘家又去哪里找刘邦。里正老爷的烟袋锅子吞云吐雾,眉间大大的川子从进门就没舒展开。

刘老太爷这个家中唯一的男人也被压弯了脊梁骨,从小玩到大的玩伴儿也不顶用了,要拿他们的是朝廷,比郡守更大的官儿。刘老太爷认命,他只想将我摘出去,彭家也好,刘家也好,他们待我有好有坏,可是大难临头都选择了让我置身事外。

刘老太爷虽然好心,但我却知道他们只会有惊无险,铁了心要留下来和他们共渡难关,关键时候置身事外,到时候功劳簿上缺一笔,行百里半九十这事儿我不能干,我异常坚定。

吕姐姐也来劝我,她哭的都快全身瘫软这个时候哪有半分大小姐的遇事不惊。为了我都差给这伙人磕头了,而我却不想走!

里正老爷看起来比刘家人还

最新小说: 和离后,我二嫁九皇子气哭前夫 女配修仙,仇人祭天 为助师兄成神,我根本躺不平 真千金被读心后,全家造反了 娱乐:一首上了年纪的男人都哭了 末世:异人类 我在阴间小区送外卖 贵女重生,二嫁权臣后杀疯了 杀手弃妃,战神王爷求庇护 兽医:从失业走上人生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