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第 122 章(1 / 2)

“听闻江南有稻, 一年可二熟?”

“丰饶之地可二熟至三熟。”

庭院中绿荫如盖,枝头上挂着不知名的野果,天气已无盛夏时的炎热, 凉风习习,廊下摆着食案……其实原先并非食案。

竹篮肚子圆鼓鼓的, 里头满满当当摆着金灿灿的卢橘。

卢橘就是长得像黄色的橘子, 用人话说就是枇杷啦, 只是这会的人喜欢称其为卢橘。

卢橘夏熟, 要说品相,应当是四川的枇杷最好,温暖潮湿的地方也盛产好吃的枇杷, 徐州虽残破,但底子还在, 产出的枇杷也是果肉金黄留着蜜, 甘甜多汁。

荀晏坐在小案后,往篮子里挑挑拣拣了好一会才犹豫着选了一个卖相漂亮的递给了他身旁的少年。

他托着腮,咂摸着嘴中残留的甜味, 慢悠悠叹道:“三熟啊……”

北方作物多是一年一熟, 若是能种冬小麦, 那就是二年三熟, 比不得南方水热来得好, 不过这会的经济中心终究是在北方,南方还算是未开发的地方。

他继续向着面前这个土生土长的南方人提问, 他经常有一种奇妙的穿越感, 比如看着眼前这位日后的吴大帝, 现在仍然少年意气的年少郎君。

孙二郎现在还没有接受过兄长离世临时继位统领江东的地狱级开局训练, 但他也不是什么天真不知世的小孩, 毕竟他可是军阀出身的二世祖,十五岁就当过县令,未及冠就跟着孙策走南闯北,什么没见过。

“荆南有县,内有温泉水,”孙权顿了顿,似乎是在思索,“左右有田数千亩,以温泉水灌溉,年可三登。”

啊,真是叫人羡慕。

荀晏擦了擦手指间粘着的汁水,身旁的仆役收走了小案上的果子,换了件大氅披在他身上。

“枇杷止咳清肺。”他说。

仆役:“枇杷性凉,要闹肚子的。”

……行吧,他用了三秒钟安详的接受了事实,最后平淡的打量了一会孙权,那少年郎依旧淡然自若,或者说从被俘之后他便一直未曾失态过,像是认定了自己不会被怎么样。

……也确实。

荀晏不得不承认他不可能在这个点上祸害掉孙权,面前尚且有河北大敌袁绍要对付,曹老板的地盘素来是后顾之忧多得很,不似袁绍已解决了卧榻之侧的公孙瓒,可以没有顾忌的全力而出。

所以江东得安抚,孙二郎也享受了贵宾级待遇,但放不放人就是未知数了。

于是他愉快的决定邀请孙二郎继续旅游,什么时候放回江东就看陈登那儿商议的怎么样了,拿多少东西赎人。

[你有没有发现自己觉醒了什么不得了的属性?]清之忍不住问道。

[区区人贩子,]荀晏想起了什么,幽幽回道,[阿兄不也是颍川知名人贩子吗?]

清之:……好像哪里都有问题,细想一下好像又说得没错。

孙权则觉得曹操这伙人真是一个德性,一边扣住了他们派去许昌的使臣,一边则扣住了他。

眼前年轻的刺史看上去无辜单纯又可怜,一手听命行事,一手袁谭害我,但想想这人悄无声息的带兵跑去广陵堵人的操作他就一下子清醒了。

北方人真是狡诈心黑,他还是不够黑。

年轻的小孙决定得再接再厉学习厚黑学。

荀晏并不知道小孙悲愤的想法,他热情的向他介绍了徐州名士陈圭先生,并且邀请他去陈圭门下治学。

孙权脸上的面具终于崩了,我们孙家和陈氏什么关系你不知道吗?这是哪来的拱火大师?

荀晏有些失望的告别了孙二郎,午后的温度适宜,叫人直想要睡觉,他右手抵在自己微热的额间,腹间的伤处恢复得很慢,叫他自己都有些后悔当时咋下的黑手。

[你想要向南引种?]

清之问道。

[嗯,]他答道,[我想要试试。]

汉末有个永恒的主题叫作缺粮。

富庶如袁绍他也会缺粮,四处屯田如曹操也同样缺粮,这是一个一直无法得到解决的问题。

他手下有近万数的泰山兵,他们愿意跟随他自然不是因为他虎躯一震有王霸之气,只是因为他包饭,但徐州破落,如果再次进入战时他不一定包得起饭……当然他也不可能指望曹操送饭,他那估计都自身难保。

似乎历任徐州牧的日子都不大好过。

陶谦手中的徐州还算富庶,但他并算不得一个好的诸侯,他既不能如曹操一般以战养战杀出生路,也不能像刘表一样固守一地百姓安乐,他的内政,尤其是晚年的内政只能说图个乐子,外加战事频频,所以轮到刘备手上时徐州已经是个空架子了。

最后到他手中时,实际掌控范围恐怕连徐州的一半都没有,南有陈氏等世家,北有臧霸等豪强,他可以用他们,但绝不能信任他们。

最新小说: 异世三国,双枪刘玄德 娱乐:一首上了年纪的男人都哭了 和离后,我二嫁九皇子气哭前夫 女配修仙,仇人祭天 贵女重生,二嫁权臣后杀疯了 末世:异人类 为助师兄成神,我根本躺不平 我在阴间小区送外卖 真千金被读心后,全家造反了 杀手弃妃,战神王爷求庇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