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87 章(5 / 6)

与皇八子李贞共称纪越,他勤奋好学善于政事,连襄州百姓都为其立碑称颂,也仅仅得到唐太宗玺书劳勉

武则天望着天幕跳出来的李唐宗室名字,眼眸冷漠地扫过殿内群臣,她知晓他们心中在想些什么

无非是她恶毒,为巩固帝王,对李唐宗室赶尽杀绝。

她嗤笑一声昔日汉文帝逼死兄弟叔伯恶不恶毒

北齐孝昭帝高演夺侄子皇位恶不恶毒

太宗玄武门射杀兄长,恶不恶毒

怎么轮到她就骂她恶毒呢

天幕上弹出第十四子李明,她指尖漫不经心地扫过明黄的龙袍高宗时期,朕授意黔州都督谢佑,将其逼死。

第六子李愔,高宗永徽四年,受同胞兄长李恪连坐,废为庶人;

第七子李恽,高宗上元初年,被人诬告惶遽自裁。

第八子李贞武则天收回眼,显儿李显太傅,倒是有个心气的,敢约李唐宗室共举兵反她,可惜唐高祖的儿子全是一群蠢蛋。

韩王李元嘉、霍王李元轨九家李唐宗室,临到最后迟疑不决,只有李贞举兵起反。

想起李贞罪词中对她的谩骂,武则天眼中闪过冷意,李氏宗室,呵

为了羞辱他们,她特意下诏让李氏改名为虺氏,虺通悔,意为心如毒蛇,让他们永记悔改之意

这些庶子中,唯有第三子吴王李恪,被太宗称赞了一句英果类我,此话一出,基本决定了李恪善终绝无指望。

因为这句话,引得历代猜测唐太宗是否要立李恪为太子

事实上李恪压根就没进入过太子决赛圈,唐太宗根本就没考虑过庶子继承皇位。

贞观七年唐太宗打发李恪赴任齐州都督,直言此举是为了让尔等作国家藩屏,为国出力。

最重要原因是为了绝诸皇子对大统觊觎之心。

甚至在李恪就藩时,唐太宗还对他讲,原本耶耶想送点珍玩给你,但朕担心你会变得骄奢淫逸,所以就不送东西了哈

赵匡胤盯着魏征传上的记载,狠狠地抽了抽嘴角唐太宗,你要不要看看你给李承乾及李泰的宠爱

李泰每月用物有逾于皇太子规格。

李承乾直接取消了他用物的限制,想要多少用多少。

而他身边的赵普看着天幕的对比法赞叹“天幕所用之法甚好,简单明了。”

朝廷完全可以采用此法嘛

而赵光义却好奇地问他“你对唐太宗诸子有无看法”

赵普笑笑“诸子如何,是君王所定,不是我等臣子可置喙。

赵光义听罢眼神微闪,对他笑笑不再语言。

李恪就是一个命运无法掌握在自己手上的皇子,结果李恪的后人不断给他贴金,虚假抬高他在太宗心中地位。

在加上晚唐到五代至宋朝,史官又给李恪挂上越来越多的溢美之词。

但再多的溢美之语,也举例不出李恪的政绩和才华啊

通篇下来只有一句帝之所爱

爱什么呢

唐太宗爱的是嫡子嫡女,皇子李嚣去世的当月,太宗在为李治长子诞生开宴会,甚至高兴得跳起舞来。

这才叫帝之所爱,按唐律规定,皇子就藩实封八百户,但是李恪赌博被弹劾罢官,丢了都督的职务不提,封户也被削减了三百户。

后来骑马踩坏庄稼,又削了三百户。

到贞观二十二年,唐太宗封赏诸子封户,也没他的份,所以李恪哪里有能力做唐太子呢

刘彻仔细算了算,李承乾被废,那这吴王李恪便是唐太宗最年长,并且健康的庶长子

难怪唐太宗要突然点他,又有打压他。

这是防范他对大位有

窥伺之心吗

唐太宗偏心吗偏心

但五指有长短,何况人心偏好呢

并且一日二十四小时,作为一国之君,分给孩子的精力又有多少

长孙皇后是他的挚爱,她所生孩子亦是他心中宝。

甚至连唐高宗被立为太子,也是为了保住李承乾和李泰,不让他们丢了性命

朱元璋抱臂长叹可惜唐太宗殷殷心意白流啊

感叹完后他又横过瑟瑟发抖的朱棣,狞笑道“老四,你最好祈祷未来你没干唐高宗武则天之事。”

否则朕揍死你

被吓得一个激灵的朱棣,咬牙切齿地盯着天幕我未来到底怎么了我

我还没做皇帝呢就要受皇帝苦了

李泰不仅文采见长,他拉拢朝臣之力也极为厉害。

中书侍郎岑文本、门下省黄门侍郎刘泊,吏部侍郎苏勖,还有房玄龄二子房遗爱等人,都是他的支持者,他们在朝堂、民间为李泰鼓动声威,逼势李承乾。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