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轩书院 > 历史军事 > 家兄朱由校 > 第一百五十七章 群臣逼宫

第一百五十七章 群臣逼宫(4 / 4)

“万岁略感风寒,罢朝十日,内外事宜,皆由叶阁老处置。”

说罢、王体乾转身便要离开,而净军也当即关上了宫门。

随着宫门关上,朱国祚等人的面色如猪肝一般,难看得紧。

皇帝并不在意他们的携势而逼之举,所有人都看出来了,因此纷纷看向了自己党派的魁首。

刘一燝感受着目光,心中长叹了一口气,然后缓缓起身,显然是认清事实,想着先治理朝政,在想办法和皇帝协商。

诸多东林官员见状,也纷纷起身,跟随刘一燝离开了乾清宫门。

伴随着东林党人离去,原本四百多人的规模,瞬间减少了三分之一。

官应震、亓诗教、汤宾尹、顾天峻四人看向了朱国祚,而朱国祚虽然心中不服气,但还是缓缓起身。

他的举动,便代表了众人的想法。

群臣威逼,必然是要让皇帝表态才有用的。

有的皇帝会直接打廷仗,比如朱厚照,有的皇帝则是湖弄过去,比如朱厚熜。

但朱由校无疑刚柔并济,直接选择了告诉众人,罢朝不见。

这不是回避问题,而是给诸多文官一个警告。

若是他们再咄咄逼人,那么他朱由校也可以身居内廷数十年而不朝,反正有齐王朱由检和首辅叶向高在外廷行走,不怕实行不了他的国策。

哪怕文臣与皇帝翻脸,但眼下朱由校有一个最大的助力,便是御马监和齐王朱由检。

御马监有完整的财政,几乎是眼下大明朝四分之一国库收入,而齐王朱由检手中,还有上直十六卫军,上直十二拱卫营,外十六拱卫营,以及大宁三卫,还有孙传庭、秦邦屏、秦良玉,戚金等人。

这是一股多大的力量?仅仅隶属御马监的,上直、外拱卫营,便足足有十七多万兵马。

加上在外的近六万兵马,便是二十二三万兵马。

江南眼下有戚元弼的一万浙兵,西南有孙传庭的八千毕节兵,还有已经南下许久,准备去统辖朵甘营的曹文诏,大宁三卫的满桂……

统制腾骧、武骧两卫兵马的孙应元也南下到了山东的济南府北部,也就是说、除了西北之外,河北之地、中原齐鲁之地、江南之地、西南之地,都有皇帝的兵马。

在这种情况下,一旦皇帝下了中旨,谁敢不接中旨,便是谋逆叛乱。

“中计了……”

六党魁首心中纷纷一悚,他们没想到裁撤山西三镇的布局早就开始了。

从朱由检让戚元弼前往浙江募兵开始,江南就已经被埋下了一根钉子。

戚元弼手中的一万新卒或许打不了建奴,平不了西南,但打打江南的卫所兵,绝对绰绰有余!

齐党的山东有孙应元带兵南下,浙宣昆三党的江南之地有戚元弼的浙兵,辽东有戚金、秦邦屏,满桂。

北直隶和山西有朱由检,这么一看、好像只有楚党的湖广没有被牵连。

但问题来了、只要楚党敢有作为,那么秦良玉和孙传庭等人按兵不动,就足够让楚党倾覆。

安邦彦打的口号可是要拿下辰州、直抵常德啊。

打下了常德,打不打长沙?打不打武昌?

一步错步步错,这样的紧密是文臣们没有料到的,毕竟拥有兵权的皇帝,已经上百年未出了。

朱厚照没有弟弟,厘清江南赋税还需要自己去,但朱由校可不用,只要他开口,十七万大军转瞬而下。

断大军粮食?御马监自成一体,赋税最少能坚持大半年。

更别提户部根本插不进去手,反而还等着御马监的赋税救命呢。

“小儿腹中藏毒计啊……”

朱国祚咬紧牙关,带着诸党文臣离开了乾清宫门。

但就在他们离开的同时,一名锦衣卫小跑着拿着一份奏疏越过了他们,直挺挺的冲向乾清宫门。

所有文臣侧目看去,心中一紧,不由在想是不是安邦彦、奢崇明、宋万化三人提前起兵了。

但他们还没来得及询问,锦衣卫千户就带着奏疏让净军开门,一头扎进了乾清宫门内。

无奈、百官只好带着颓势离去,而这锦衣卫千户,却火急火燎的跑入了乾清宫,进门后立马面朝养心殿跪下,大声道:

“万岁!八百里加急,黄河在灵壁、黄铺一带决口,灵璧、黄埔等地数十万百姓受灾!”

最新小说: 史上第一嚣张 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 封地一米爆一兵,皇帝老儿何故造反? 大明时空门从土木堡之变开始 皇后娘娘别乱来,您是陛下的女人啊! 西川欲晓1909 极品少爷 在下朱厚照,父皇非要我登基 穿越成武松,造反从收服一百单八将开始 假太子监国,尤物帝后太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