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轩书院 > 历史军事 > 家兄朱由校 > 第三百三十章 抄家流放

第三百三十章 抄家流放(2 / 4)

何每件事都做的十分艰难。”

“起初下官也不知道为什么,但渐渐地下官就明白了。”

“事情难做,无非是因为朝纲不正,官场上全无是非。”

“做了有功的也不一定会赏,反而做了出错的要被严厉惩处。”

“到后来,不做不错,便是百官自保的手段,而这也便是百官墨守成规的原因。”

顾秉谦难得交心,甚至隐晦的也承认了自己也是那挡不住诱惑的一员。

他敢这么说,是因为他清楚,自家这位殿下心里有一面明镜。

朝廷财政不足,百官俸禄低,只能借由“润笔银”和各种手段来捞银子。

朱由检清楚这一点,所以他尽管每次都在叫嚣废除“润笔银”却依旧没有真正的执行,因为他知道废除“润笔银”没用。

想要减少官员贪腐,那得先涨俸禄,而百官的俸禄每翻一倍,都是上百万两的支出。

这听上去或许不多,但如果真的算下来却让人有些唏嘘。

按照洪武二十五年确立的俸禄标准,大明朝正一品官员月俸八十七石,从一品至正三品,递减十三石至三十五石……

从三品二十六石,正四品二十四石,从四品二十一石,正五品十六石,从五品十四石……

正六品十石,从六品八石,正七品至从九品递减五斗,至五石为至……

到了天启年间,朱由校又按照朱由检的话,将官员俸禄折色为现银发放。

之后朱由校又觉得一直折色有些不好,毕竟粮价一直在浮动,因此干脆就按照五百文一石的高价永久定额,只发现银。

这么一来,大明朝正一品官员的月俸就是四十三两五钱银子,而从九品官员则是二两五钱银子。

这样看来,似乎折色之后,官员的俸禄倒也不是太差,但对比其他朝代的官员,似乎就难登大雅之堂了。

想到这里、朱由检对毕自严开口说道:

“俸禄的事情,户部有没有仔细想过应该如何提?”

“殿下,下官以为,我朝俸禄并不低……”

毕自严忽的回应,答案让朱由检皱眉,而毕自严也继续说道:

“我大明的官员俸禄,经过殿下的调整,正一品的正俸已经达到了五百二十二两银子一年,从九品也达到了三十两银子,次九品的书吏也达到了十两银子。”

“算下来,似乎并不算高,但我朝的俸禄并不仅仅只有正俸,还有则例优免。”

毕自严说起了“则例优兔”,而这个词的意思就是免税,免役。

也就是说,在大明朝当了官员后,就可以不缴田税了,也可以不用去当差役了。

赋和役,是大明的主要收入形式,而除了当官以外,举人和秀才也是都免的。

因为他们即便不当官,也被朝廷默认是备选官员了,与普通老百姓是不一样的。

秀才可以获得“食廪”,应召各地官学、私学的廪膳生员,由官府分发一定的粮食及日用品,一般能满足个人的生活所需。

到了一定的年限,或者如果对功名进取绝望了,直接去当地衙门混个吏员也是有,而且还不少。

不过这辈子当的官可能都不会太大,不入流,七八品也就到头了。

而说会俸禄的优免,这玩意并不是上不封顶,而是各有级别。

以天启年间的标准,京官一品是优免三十丁,也就是官员家中有三十个人都不用去衙门当差,服徭役。

另外、京官一品还能获得“优免田”一千亩,也就是一千田不用交赋税。

不过这项“优免”,却因为朱由检常常对官员动手,因此总是担心朝廷没银子而对自己下手的官员们,在畏惧朱由检的局面下,也会或多或少的交一点点意思意思。

此外、除了优免,还有许多来自朝廷给予的灰色收入,其中就包括皂隶银。

所谓“皂隶银”就是官员雇佣长年差役的银子,这个差役不是一般征用民夫抬抬扛扛的那些,而是衙门的捕快,班役,吏簿的雇佣银。

在大明朝,一般的情况,一个衙门差役的俸禄是当地的正官给,比如知县。

不过这银子虽然是知县给,但是这个银子实际上是朝廷出。

出多少,这是朝廷按照定额给地方的。

一般来说、朝廷是给了足额的,而这银子在正官的手中过了一手后再分发下去,那给多少,就不一定了。

如果有盈余,就是当官的灰色收入了。

例如今岁朝廷按照当初制定的县衙差役人数发银一百两,每人五两银子,一共二十人。

但由于这定额是多年前定下的,实际上县衙的差役只有十个人了,那么知县就可以只发五十两银子,把剩下的五十两贪墨。

这“皂隶银”是京官地方官都有,地方官员贪污这银子的行为,实际上朝廷

最新小说: 我收服了宝可梦 工部摸鱼郎 资深穿越人狂喜:我投胎成刘备长子 屯兵百万,女帝带娃找上门 陛下,别再塞公主给我了 在澳洲重建宋朝 大秦摄政王 家祖左宗棠 世界的穹顶 大唐:李二逼我娶长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