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历史军事>回到清朝做盐商> 第七六三章 国内的问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六三章 国内的问题(2 / 3)

岛的活动而感到威胁。

奥斯曼帝国现在与复兴军之间的关系非常的微妙。

他认为自己是一个欧罗巴国家。

现在他因为沙俄的原因与西欧的国家保持良好的关系,与他们一起对抗沙俄对巴尔干半岛的入侵。

沙俄自称是东罗马帝国的继任者,而正是奥斯曼帝国灭亡了东罗马帝国。

与沙俄之间的矛盾才是奥斯曼帝国对外的主要矛盾。

而复兴军与西欧的强国都能够帮助奥斯曼牵制沙俄。

但是奥斯曼最看重的还是巴尔干半岛,也就是他领土的欧洲部分。

而他们觉得复兴军对这里鞭长莫及。

所以他还是更加看重与嘤国等西欧诸国的关系。

而奥斯曼帝国与波斯之间又有矛盾,双方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因为他们属于两个不同的宗教派系。

这种派系之间的矛盾没办法解决。

因为地缘政治的原因,复兴军与波斯之间的关系不错。

而董书恒也不可能因为奥斯曼帝国的原因,放弃波斯帝国。

董书恒的欧亚战略离不开奥斯曼帝国。

他觉得自己的有生之年是熬不死沙俄的。但是应该能够把奥斯曼帝国给熬死。

这个老大帝国已经到了病入膏肓的时候了。

只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啊。

鲍有志这次率领舰队西进随时保持这与国内的联系。

他的战舰上是装着电台的,可以直接通过无线电与国内联系。

为了这次海军西进,外交部还派了一支队伍组成使团,跟着舰队活动。

所以说这次鲍有志率领联合舰队西进,既是一次军事活动,又是一次政治活动。

军事行动只是手段而已,这次西进政治上的目的更加明确一些。

四百年过去了,华人的舰队再次来到了非洲的东海岸。

在此之前复兴军的海军一直没有出现在这里。

复兴军的海军从那江河中的几艘内河炮艇,到南洋水师八艘购买自大嘤帝国的二手巡洋舰。

到现在已经拥有两支远洋主战舰队,两支远洋巡航水师,十余个近海警备区,还有六支内河水师。

海军各类舰船加在一起有几百艘。

这次光是从嘤国人手中俘虏和打捞出来的舰船。加上星加坡港口中俘虏的嘤军印度洋舰队战船加在一起就有将近三十艘。

凭借着星加坡港口的那些舰船,杜航第一舰队的架子又临时搭建了起来。

鲍有志的第二联合舰队无疑是现在复兴军海军最强的战力了。

今后董书恒还是要将第一舰队建成复兴军海军最强的。

复兴军新建的“泰山”级装甲巡洋舰将会交付给第一舰队。

这种装甲巡洋舰绝对是当世最强的战舰。他的参数比刚刚被复兴军击沉的嘤军战列舰还有高出一节。

而鲍有志那边只能等着修复好的嘤军战列舰。

用缴获修复的嘤军战舰与嘤军正面交锋,算不算是打嘤国人的脸啊。

鲍有志趁着阿曼苏丹国准备的时间先到红海转悠了一圈。

嘤国人果然都已经撤了。为了不刺激奥斯曼帝国,鲍有志又退回了阿曼苏丹国修整。

可能是苏维尼苏丹陛下出手大方,鲍有志深深地喜欢上了这里。

时间进入十月份,次大陆难熬的雨季终于要过去了。

战士们已经能够感受到雨水越来越少了。

堑壕也不需要用抽水机每天将水给抽出去。

新京城已经展现出了一些秋意。西山的枫树上已经有个别的叶子镶上了红边。

董书恒最近的心情不好,西北的矿山和南方的工厂接连出现了几次事故。

都是有由于工厂过度节约成本没有做到应有的安全防护造成的。

各地已经有自发成了组织开始跟这些工厂打交道。

他们呼吁内阁尽快出台律法惩治这样工厂。

而工厂也是叫苦不迭,他们的理由是国外的工厂做的比咱们还要差。

如果再继续提高要求的,那么工厂的商品就没有竞争力了。

即使是大华夏圈内部零关税他们也很难与一些欧罗巴的企业去竞争。

还有这几年加华、东华的工业发展也很迅速,成为了本土的竞争者。

两方面人都在对内阁施压,内阁也是左右为难。这个事情最终还是上达到了董书恒的桉头。

左季高已经下去调研,就是去外地看一下工厂工人现在的工作状况。

董书恒则去了一趟船厂,他跟着个个船厂派出的专家代表团去看了一下刚刚被拖回来的大嘤战舰。

因为保克海峡的海水深度普遍只有几十米,所以打捞的工作并不是太难。

六艘嘤军的战列舰全部打捞上来了。现在正放在福州的船厂中。

这里是复兴军的另外一个大型船舶建造基地。

因为这个船厂刚刚扩建完成,船坞中都是空的,这次正好派上了用场。

刚好,修复这些缴获的嘤军战舰,也能够让船厂的工人们练练手。

当然了董书恒路上也去一些城市看了一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