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十个月在书院读书,所以相当于一个月要三十两银子的学费。
登记造册后,管事又把贾芸带到宿舍、学舍走了一圈,毕竟是收了银子的,态度倒是非常热情。
管事在路上跟贾芸讲,学院分为上、中、下三个分院,其中下院主要教没有功名的学生,中院教有了秀才功名的学生,上院教有了举人功名的学生。
“下院的人最多,有近三千人,按学习进度划分了一百个课堂,中院只有三百多人,上院就只有五十多人。”管事笑着说道。
贾芸叹道:“这么多举人,也够厉害了!”
管事大笑道:“哈哈,那是,想我青山书院,每次会试,就没有低于五人上榜的,你说厉害不?”
“厉害,太厉害了!”贾芸赞道。
他虽然还没进入科场,却也早打听过参加科举考试想要中榜有多么的困难,说句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也不为过。
而这青山书院每次都有五人以上中榜,说明不是侥幸,而是有真本事。
管事对贾芸的态度比较满意,他高兴道:
“你小子来咱们书院是来对了,在咱们这儿读书,不但现在能受到很好的教导,等今后入朝为官后,更是有无数前辈同门相助……”
卧槽,怎么觉得这是拉帮结派呢?
不过贾芸听后却异常欢喜,他不是迂腐之人,他在这世上无依无靠,如果今后真能认识一些同门师兄什么的,倒也是件值得高兴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