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老头一个人扔在家。
老头子就坐在躺椅上摇着,耳朵边还贴个大收音机,放的是最大声,听着评书好不自在。
有一天,老头听着评书,在摇椅上打着盹儿。
这时候,他们家里的厨房,一顿锅碗瓢盆杂乱声音。
老头根本听不见。
因为他耳聋了。
后来,一声巨响,咣当一声,把老头从摇椅上吓得跳了起来。
他急忙去屋子里一看。
一看自家的这个荤油坛子被打翻了。
那荤油坛子个儿不小。
老头一看,平整结块的荤油上面,竟然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了爪子印。
是大耗子的爪子。
老太太从地里回来,老头跟她说,有个大耗子在厨房里折腾。
但老太太没当回事。
转眼间,事情过去一年多了。
他们养的那个姑娘又带着丈夫回来了。
这次回来不是他们小俩口。
而是变成了三口。
也就是说,老头儿和老太太有了他们的大外孙子。
说来也赶巧,等小夫妻回来,老头子就闹了点儿毛病。
两口子带着老头去医院。
老太太抱着大外孙子。
由于老太太岁数大了,头脑有些不济,结果,出了一件大事。
她逗外孙的时候,听见外面有卖豆腐的。
老太太喜欢吃豆~腐。
就赶紧拿钱去买豆腐。
把外孙子放家里。
因为豆腐卖光了,所以,和同村的人聊了起来。
这聊来聊去,就把这大外孙子给忘了。
都说岁数大了,这个脑力不济还真不假。
等到聊到自家姑娘的时候,这才想起来,大外孙子还在家。
这已经是两个小时以后了。
老太太赶紧往家跑。
回到家里一看,心都凉了半截儿。
因为,外孙子没了。
老太太以为他的大外孙是被人贩子给抱走了。
吓得赶紧去找。
脚都磨出了血,也没找见外孙子。
一会儿后,姑娘和姑爷回来了。
外孙子出事了,自己还能苟活在世上啊。
干脆死了算了,哪儿还有脸见自己的姑娘姑爷?
想到这儿,老太太就找了根绳子,系好了,准备要上吊。
就在双脚站上板凳的那一刻。
忽然听见了自家院外的柴火垛上,有一个小孩儿在哭。
老太太赶忙去看,果不其然。正是自己的宝贝孙子。
她心里这个乐呀。
宝贝孙子啥事都没有。
只是小手里边抓着一撮黄色的毛。
这是哪儿来的?
老太太向自家的柴火垛里看去。
只见深黑的柴火垛缝隙里,有一对小眼睛正在看着自己。
老太太当即是心领神会,对着柴火垛就鞠了一躬。
所幸是虚惊一场。
当晚,老太太端了一碗香喷喷的鸡肉放在柴火堆那里。
第二天早晨,一开门,就看见那只碗和快子工工整整的放在自家门前。
想都不用想,肉没了。
这日子一天天过着。
老太太只要家里做点儿什么好吃的,就会端去柴火堆上放着。
最有意思的是啊,当时,她家取水的是口扬井,每当水缸里水见底儿了,第二天就会听到自家扬井上面发出吱吱呀呀的响声。
不多一会儿,自家的缸就满了。
老太太听在耳朵里,乐在心里。
她心里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老头子还拿着这个老式的收音机,趴在耳朵上听,自己微微动了动摇椅开始摇着在葡萄藤下面打瞌睡。”
“姐夫,是谁救了这个老太太的外孙?”
“除了黄大仙,还会有谁?”
“哪里有什么黄大仙,你说了老半天,我都没听懂。”
“你要慢慢听,这个故事比较长。”
“姐夫,你再重新说一个,这个故事不算不好听。”
“婷婷,你又想耍赖?”
“这个故事是真的不好听,骗你我是小狗。”
“那我待会再说一个故事,你又说不好听,那怎么办?”
“你放心,姐夫,你只要节奏能够快一点,就跟那些网络里面的情节一样,就肯定会好听,至少不会很难听。”
“好吧,我再说一个,不过,我说完了之后,你一定要去床上睡觉。”
杨峰一边说。
一边忍不住的打哈歇。
“你放心吧,姐夫,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嗯,我就再讲一个黄大仙报仇的故事。”
“故事还要从八五年农历七月十四那天说起!
在北方,有一个年轻人,叫李三。
他是炼钢厂的一名锅炉工,平常吃喝嫖赌抽,没有一样是他不碰的。
因此,三十好几了,一直没有讨到媳妇。
从李三家,到厂里,需要路过一片乱坟岗。
而李三每日夜里下夜班,都要经过此地。
可李三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