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灵透许多,道那位是叶家三公子叶瑾舒。
她心底记下了这个名字,等候着有机缘再见。
“可惜歆宁近日抱恙,未能前来。”想起今日事,清涵郡主不免遗憾。
南地富庶,盛产丝绸,蜀锦、云罗锦更是天下闻名。使臣队伍衣着富丽,不负盛名。
南北风俗大有不同,单是看衣制便可知。
底下人群忽而喧闹起来,瑜安循声望去,见无数护卫、侍女簇拥着一驾轩车而来。
轩车外饰锦绣,车架刻绘浮华,精巧无比。
“车中坐着的应该是顺颖郡主。”清涵郡主用团扇一指,“策马在前的郎君是此次使臣之首,南陈君主第四子,昌王陈旭。”
南陈以君王姓氏为国号,在诸国中独树一帜。
顺颖郡主是昌王的堂妹,听闻很受陈王后喜爱,常出入宫廷。
透过车驾的锦纱帐,隐隐约约可见其中一抹倩影。
香车驶过,围观的百姓反响愈发热烈起来。
清涵郡主看向瑜安:“对了,三日后的接风宴,你预备穿什么?”
“不急罢?”
王府中她未上身的衣裙不知凡几,按礼数装扮便好。
清涵郡主不大赞同,母妃这半月一直预备着此事。
她道:“你可知道,这位顺颖郡主在南陈有第一美人之称?”
“哦?”
清涵郡主也是从母妃那儿听得:“此番南陈特意送一位郡主前来,与大齐和亲的心思再明朗不过。你想啊,若是送一位公主,难得后位,让陈国平白矮上大齐一截。因而郡主的身份再相宜不过,况且顺颖郡主又是难得的佳人。”
她忍不住同瑜安倒了些苦水:“这些日子母妃对我耳提面命的,还请了宫中的嬷嬷看顾我礼仪规矩。母妃说大齐这一代没有公主,年轻一辈里,少不得要我这位郡主跟着撑场面,不可谓不慎重。要不是我求了母妃许久,今日可出不来……”
瑜安被她碎碎念的模样逗乐,康王妃必定是极疼爱这个女儿的,才能养出她如此娇憨可爱的性子。
……
五月初三,为陈国使臣的接风宴设于太极殿。
依待客之道,大殿左首几席为陈国贵客席位。
临近开宴时辰,殿中宾客几已齐至。
顺颖郡主坐于第三席,她着烟青色裙裾,腰束锦带,衬得腰身盈盈一握。外罩浅一色撒花织金的锦绣外衫,颈前肌肤莹白细腻,有着独属于江南女子的柔婉。
她生得柳眉杏眼,额间一枚花钿,妆容无可挑剔,端的是天香国色,南陈第一美人名不虚传。
似是早就习惯众人或倾慕或羡艳的目光,顺颖郡主在席上骄矜坐着,偶尔对近身的两位侍女吩咐一句。
她鬓边步摇微微晃动,映照美人无限华光,一举一动皆勾动旁观者心绪。
顺颖郡主勾唇,对此情形早有预料。
清涵郡主在自己席上百无聊赖坐着,她旁边的位置空出,主人尚未到来。
她时不时向殿外望去,翘首以盼。
“郡主您瞧——”
太极殿外,着碧色衣裙的女子款款而入。
殿中喧闹交谈声一时止息。
顺颖郡主纳罕间,随众人的目光一同望去。
离得近了,那名女子的眉眼在光下渐渐清晰。
昌王陈旭眸中是毫不掩饰的惊艳之色,陈朝与北齐往来不多,但他亦听说北齐新寻回一位郡主,是靖平王的侄女,嘉懿郡主顾瑜安。
靖平王赫赫威名,天下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未能想到,顾家这位郡主竟有如此倾国之姿。
她落座时,所有人的心仿佛才落回实处。
顺颖郡主绞了手中云锦做的绣帕,头一次于容貌上感受到了威胁。
清涵郡主打量过瑜安今日装束,同往常一样合宴会规矩罢了,并未有多少新意之处。
可配上这样一张芙蓉面,几乎未施粉黛,就让对席盛装而来、妆容无一不精致的顺颖郡主连平分秋色都做不到。
清涵郡主出了一口气,同为绝色美人,那位顺颖郡主就不那么让人舒服。一颦一笑都如设计好一般,美则美矣,却落了刻意。她不知该如何形容,就好似要天下男人都为她着迷一般,并以此为乐。
“我刚刚瞧见,顺颖郡主脸色可不大好看。”她凑到瑜安耳边道,“早知你如此简单,该让林嬷嬷为你装扮的。”
林嬷嬷一双巧手,先皇后封后大典上便是她梳妆。母妃费了些心力,才将这位嬷嬷请到了康王府几日。
“不过这样也好。”清涵郡主并非没有容人之量。她转念一想,瑜安轻轻松松便胜一筹,只怕让对面人愈发气恼。
各方心思不定,待帝王驾到,宴席很快便要开场。
“平身。”萧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