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女生耽美>未闻宫名新编> 刘家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刘家女(2 / 3)

她没有午睡的习惯,常常午间在院子里和自己嘟囔,却见媳妇今天神采奕奕,像是有什么喜事一般……等约莫过了一柱香的时间,闹开了,老太太心里就什么都知道了。

转眼间,过了十六年,刘家也早已经有了新的女主人。刘英有了一位姓聂的继母和一个小她两岁的妹妹。聂氏为人做派是谦和的,事事依附着她的丈夫。然刘家主生性过于敦厚老实,于一个男人来说这就是软弱。和男人们聚在一起他也时常侃大山,充好汉、摆义气,可常常话不投机,大家心里都瞧不上,不爱搭理。刘父心中固然晓得,心中抑郁,便只能经常回家寻妻儿的不是,或是酗酒,偶尔也跟妻女动手。

聂氏每每只能唯唯诺诺,忍着痛楚。话说这聂氏对刘英倒是谈不上刻薄,从不缺衣少食,但也说不上疼爱,偶尔也会拿刘英出气,说她是灾星是母蝗虫,只知道吃饭。

妹妹刘苹因为姐姐生的美貌兼从小备受父母疼爱,对刘英十分妒忌,脾气骄纵,也是个窝里横的角色。

刘英虽常被聂氏训斥责罚,但却并不恨她,相反深恨自己的父亲,恨他回回在外行有不得,便拿妻女出气。每当这种时候,刘英便能想到龚予仕说她的父亲是做不到“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认为刘父只能当农人,叹刘英是“明珠蒙尘”。

刘父长得不表,然刘英却是个十里八乡的美人胚子,首当其冲隔壁的张大娘就对她十分怜悯,常常夸她好看,给予她一些吃食。这被张阎氏看在眼里,便又是她婆婆的一宗罪过,心里便骂:真是个老糊涂,胳膊肘往外拐,自己的亲孙子不疼,去疼隔壁的一个孤女,看来还是我平时仁义惯了。心中骂完,见她婆婆往家来,便又利落奉上茶,咧开嘴:“婆婆,喝茶。”

刘英十六,也识得几个字,大多是同乡乡绅龚家的小少爷予仕教她的。刘英一向不爱同女孩子们作伴,她只说听不得女孩们间的叽里呱啦,更不喜同她们比较。因为每每大家都会提到自己悲惨的身世,反而避而不谈她身上最耀眼的美貌。

刘英的美貌是十里八乡都知道的,从小在泥地里面打滚,在田畔上长大,被继母用粗麻打扮装饰却依旧生的这样白,这样干净。这时便又有人说她是狐狸精转世,害死了自己的母亲。同时,各家的娘子媳妇们便开始叮嘱自己的儿子,不许同刘家女多话,说她是个白面狐狸精。

但龚家这样的乡绅人家是不大在意的,龚父常见两个儿子同刘英来往,只觉得刘家女大方可怜。龚家长子予禾今年中了秀才,龚家便更得意了,重开了家塾,乡里的孩子都可以去听,只不许进塾,让在阶下聆听。

一来二去,刘英和龚家二子予仕便熟悉了。过了农忙,刘英便来的更勤了,她不愿成日拘在家中听聂母唠叨训斥,也讨厌女工,一方面是她早已熟练掌握纺织、浆洗、烹煮等活计,另一方面是她觉得自己的美貌不应辜负,就应该在外抛头露脸的惹男子喜欢,令女子艳羡。还有一条,为自己找一条出路,她可不想以后做一个普通的农妇人,她知道乡绅家有许多常人见不到的吃的、穿的、玩的。这都是当一个农女、农妇看不见、得不到的。

予仕和刘英走在田埂上,远远望去一片荒凉和空无,湛蓝的天空边际下,散落着几株高大的桑树、榆树。树木遮藏的就是矮小的刘家。云雀竟逐着,围绕着二人窃听。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二哥哥,我读的可对?”刘英目光闪烁望着予仕。

予仕笑了笑,“你记性真好,今天夫子刚教的,你隔着窗外就回了。”

刘英莞尔,“张夫子人善罢了,授业时总是徘徊窗口,像是读给我们听的一样。”

予仕一乍,旋即道:“还是英妹聪明,你读书不多,却总将人看得这样通透。”说完又顿了顿,“你想要来念书的事,我想先告诉我大哥,让他出面……”

刘英心中已明。她想进龚家私塾念书,可以以婢女的身份进龚家门,由自己的好友予仕去向他的父亲龚家主开口。这样就可以摆脱自家的破烂事,也可以避免即将成年到来的婚姻。刘父聂母是万不会为自己多费心的,倘若嫁给农夫走卒草草一生她便情愿即刻去死。所以她盘算了这样的计策,只要自己能进龚府便可以拖延婚期。

她一边想一边望着予仕清澈的双眼,盘算就算能嫁给予仕哪怕予禾都是福气,总不能辜负自己,一辈子去操持农事辛苦劳作。

刘英面色生出苍白,眸子蓄出泪水,惹人生怜,“二哥哥,我是怕我就快十六岁了……你知道的,母亲肯定是要将我早早配人的……”

予仕听此显得紧张,忙靠近她,急忙忙不知如何开口,嘴巴像含了烧萝卜,饶舌囫囵,汗都沁出来几滴!

刘英看他这副样子,心中暗暗来气:一个大男子,这样忸怩,若不是乡绅之子,当真配我不上。不如禾大哥,那样离经叛道!

“离经叛道”自然是刘英从张夫子那里听来的词,原来予禾也是早有所爱,同周乡绅的女儿两相情结。虽然两家相当,但越过了三媒六聘,私下结好总登不上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