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轩书院 > 玄幻魔法 > 道教神话:我乃世间最后一位真仙 > 第一百三十四章 真诚是永远的必杀技

第一百三十四章 真诚是永远的必杀技(1 / 3)

阴城里面。
二郎神与一众从神、梅山七圣及草头神望着陈云亦不出声。
这里属于阴间,正常人无法来到此处,唯有修炼有成的修士“神”出窍才能进入其中,包括不限于阴神。
正因为如此,二郎神与麾下一众仙班神圣,这才一眼看穿陈云的修为。
陈云不是没注意到二郎神,而是假装没看见。
他本来就是来抢人的,如今二郎神及一众从神都在,自己上去打招呼,不就坐实了来抢人?
这么做面子上过不去。
装作不认识就没事了。
我不知道你们在谈招安。
也不知道你是二郎神。
更不知道你的目的。
俗话说不知者无罪。
我不知道伱不能怪罪吧?
当然了,要是二郎神此时说一声纪信是其要招揽的鬼帅,陈云只能捏着鼻子转头就走。
他刚才为何一上来就自报家门?
其目的就是堵住二郎神的嘴,以便自己能与纪信成功交流下去。
陈云之所以如此重视,完全是因为这次要招揽的鬼帅是纪信这个人。
有些人对纪信可能不太了解。
那如果说第一个人格化城隍爷呢?
或者说,纪信是第一个人格化官方城隍爷。
纪信,天水人,秦汉之际汉王刘邦将领。
汉王三年,项羽围攻刘邦于荥阳,形势危急。
纪信伪装成刘邦,假意出城投降楚军,以分散楚军注意。
刘邦得以乘机逃脱,纪信最终被项羽烧杀。
纪信舍生取义,汉高祖平定天下之后,便于第二年将纪信家乡从阆中县分出,御赐“安汉”,属充国县。
这里有一个不得不提的野史。
野史传闻汉高祖册封纪信为城隍。
实则正史上并没有。
天水城隍庙初建于元朝,当时叫做纪信祠。
明初才改建为城隍庙。
也就是说,纪信祠成为都城隍庙,是在明初的时候发生。
既然纪信祠改为都城隍庙要到明初之时,那为何说他是第一个人格化的城隍呢?
这要从城隍祭祀历史来说了。
城隍这个名词最早的文献记载可以追溯到《周易.泰封》。
当时的城隍并非指神灵,而是指城廓加护城河。
最早将城隍与神结合在一起的正史文献是《北齐书·慕容俨传》:“城中先有神祠一所,俗号城隍爷,公私每有祈祷。于是顺士卒之心,乃相率祈请,冀获冥佑。”
这里要注意一点,城隍爷还未成为国家祭祀的正式仙职。
进入唐代,城隍的祭祀逐渐兴盛,开始向全国范围扩散,并且与名人结合,成为死后为神的鬼神。
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城隍封爵制度开始初见端倪。
但是,城隍依旧没有被国家祭祀。
城隍真正被国家祭祀,是因为五代十国时期各地的割据君王们也开始寻求城隍神的保佑,对城隍神的封爵传统也是在此期间正式开始运行。
然后就是到北宋初期,城隍这才被朝廷纳于官方明文规定的全国祭祀神明。
纪信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成为了第一个“官方性”、“合法性”的城隍爷,封号为“忠祐安汉公”。
这是陈云原有那个世界城隍爷人格化成神历程。
这个世界和他前世有些不一样,属于道教神话世界,任何神明祭祀均要天庭与宗主国达成共识,才能建立神祠,否则就是野狐禅伪神,还会被朝廷拆去神祠。
故而,纪信还没成神。
至于纪信为何会出现在青城山附近,其实他根本不在青城山区域内,而是在阴间的阴城中,只是因为维度的重合才会显得好像在青城山。
陈云知道纪信未来会成为第一个城隍,也知道其忠心耿耿,所以故意装作不认识二郎神,无论如何都要将纪信招揽到自己麾下。
纪信早就注意到陈云带着神将闯进来,而后又听到对方自报家门,知道对方乃是名门弟子,连忙抱拳回礼道:“原来是正阳真人的高足,纪信见过陈道长。”
陈云客气道:“纪将军有礼了,我刚之提议,你觉得如何?”
这回纪信没有因为对方是名门弟子而客气,直接拒绝道:“请恕在下不能答应,让陈道长失望了。”
二郎神与侍从楚江大王等人不由松了一口气。
他们对纪信以及三百骁勇善战阴兵看得很重,自然不希望被人抢走。
别看目前纪信不过区区一鬼帅,修为相若于中等法师。
这是因为对方还是“鬼”,如果通过祭炼、供奉等手段转化成神将,实力会大增。
这还是刚刚成为神将,日后再日夜供奉,或者二郎神愿意分信仰,纪信成为鬼仙也很容易。
纪信部下的那些阴兵也了不得,每一个相若于刚刚进入下等法师境界之人。
这些阴兵身前全都是汉王手底下精兵,战斗力更非寻常阴兵能比,祭炼、供奉以后,更是一大群精英神兵。
自然,哪怕是二郎神,亦要对这些阴兵动心,甚至是亲自前来招安。
二郎神等人见到陈云被拒绝,心说你现在要么动武降服纪信与猖兵,否则只能从哪来回哪去。
他们压根没觉得陈云能拿出来第

最新小说: 爆币币币币币币币币币币币币币币 海贼王之征战天下 异界之龙族战甲 勤能补拙,从交公粮开始修仙 入夜,她是心瘾成灾 嗜血冷总,再也爱不起你 重生成残王心尖宠 我本无意却是踏破虚空 元,世界 我在修仙界种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