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轩书院 > 玄幻魔法 > 四合院从美好生活开始 > 第四百三十八章,四九城乐事

第四百三十八章,四九城乐事(1 / 2)

“小姜来了啊!”
酒和菜刚上来没有多久,徐慧珍还有蔡全无就来到了小酒馆里面。
刚才给姜言他们上好酒菜之后,这赵雅莉就溜出来了小酒馆,姜言就知道她一定去通知徐慧珍他们。
原本这小酒馆里面有一道门是和后面连接起来,这小酒馆公私合营之后,徐慧珍就找人把这个门给封住了,他们来也是走正门。
听到徐慧珍给自己打招呼,姜言就赶紧站起来。
“婶子,这不是有日子没来了,就过来看看。”
“是,你可真是有日子不来了,最近忙什么呢!”徐慧珍随口问了一句。
不过他的问题姜言没有回答,只是对她抱歉的笑了一下。
看到姜言没有回答,聪明的徐慧珍立马就明白姜言做的事情没有说,也是对着姜言抱歉的笑了一下。
“思瑞他们没有来。”徐慧珍看了一下今天跟着姜言过来的人,开口问。
“没,她出差了还没回来,等他回来我带她过来看您。”姜言笑着说道。
“行,到时间带她过来,我这也是好久没有见他了,挺想他的,前两天静理还问她嫂子呢!”
她说完这一句话扭头对柜台上面算账的赵雅莉道:“雅丽,小姜今天晚上的账算在我身上。”
“好的,明白了慧珍。”赵雅莉大声的应了一句。
“婶子,不用,今晚上我还请人喝酒了,不用。”
“跟婶子你还客气什么,听我的,算我身上。”徐慧珍看着姜言没好气的说了一句。
看着徐慧珍有点愠怒的表情,姜言也只能苦笑着答应了下来。
“行了,你和牛爷聊着,我先招呼客人,有空了回家吃饭。”
“牛爷,您喝这。”徐慧珍起身给牛爷打了一声招呼以后,就直径来到柜台。
“这慧珍无论是做生意都是这个。”牛爷说完竖起大拇指。
“咱们这里这一片,慧珍的名气最高,哪一个提起来慧珍不是竖起大拇指,这人家做人也无可挑剔。”
听到这里,姜言就明白了,怪不得在电视剧里面后期徐慧珍直接就当上了居委会主任,感情人家这是有群众基础。
这时候,牛爷的话风突然一转,问姜言。
“爷们,你知道大家为什么都喜欢到这小酒馆里面喝酒吗?”
“这里热闹,能听到很多有趣的事情,用来打发时间最好。”
姜言说这话没错,这时代可不是自己之前那个时代,十二点的时候这夜生活刚刚开始,这时代没有电视,收音机也是一个稀罕物,晚上基本没有什么娱乐,晚上也就早早睡觉了。
“对,也不全对。”牛爷听到姜言的回答,笑着开口。
接着又自顾自的开口道:“咱们bj的酒馆儿,从经营酒的类型上来分,大体上可分为白酒馆和黄酒馆。明、清乃至民国初年,咱们四九城作为帝都,南方人到京城做官或是做生意的人不在少数,为了解乡思之愁,喝的最多的就是黄酒,其实那个时候的京城里,已有了西黄酒(山西产)、南黄酒(绍兴产)、京黄酒(bj当地产)。”
“故此咱们四九城那个时候的黄酒馆也因此孕育而生。它们一般都装修的古雅讲究,设有八仙桌和座椅,座上客大都是穿戴整齐、谈吐斯文的中上等市民。不过到了清光绪中叶左右,城里的黄酒馆,已然渐渐衰落,并逐日在减少。”
牛爷说完这一句话,自己端起酒杯滋溜喝了一杯,又夹起来一颗颗花生米吃了下去看着姜言在等他下文才接着开口。
“这黄酒虽然好,但对于咱们北方人或者中下阶层的人来说,最喜欢的还是味儿浓,廉价的白干烧酒。也就是京城老百姓所俗称的“烧刀子”。”
“当时京城里做白酒的酒馆,从规模上来说,大体可分为大酒馆,中型酒馆、小酒馆,酒摊儿等。”
“你也知道这大酒馆,俗称“酒楼”。顾名思义,就是规模大、档次高、价格贵、它们一般都处于繁华的大街或主要的干道两侧。出售的都是各种各样的名酒,来的客人也都是非富即贵的主儿。到这里消费的,主要是为了凸显身份和地方,讲究的是脸面,喝酒到是次之。”
“这中型酒馆和大酒馆相比,规模上要小一些,来的客人大都是文人雅士。故此这类酒馆里的文化品位要高一些。”
这类酒馆,在咱们四九城里面最多,如四义兴(四义兴是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上“义兴”酒馆的统称)。”
“这六必居爷们您知道吧!”姜言听的兴趣正浓,冷不丁的听到牛爷问自己。
“知道啊!他就是卖酱菜的,相当的出名。”姜言有点摸不着头脑的开口道。
听到姜言的回答,牛爷笑了笑,接着开口道:“起初这六必居也是和四义兴一样属于中型酒馆。后来由于改变了经营内容,六必居改为酱菜专卖,它们当年的酒馆身份就被人们遗忘了。”
听到这话,姜言睁大了眼睛,感情里面该我了这道道呢!
牛爷没有理会姜言的惊讶,接着开口道:“这小酒馆,也有人称小酒铺的。它们的特点就是:处处都显得小,通常只是一间门脸儿,屋内最多有两三张桌子和几条板凳。到这里喝酒的人,通常是住在附近的“熟客”,或是路过赶脚、休息的主顾

最新小说: 坏了,这个boss真没正常技能 浪侠一笑 禁止相亲!薄总夜夜跪地求名分 科技公司,我成国产之光! 本色 满池王八,我命最长 全能大画家 论在古代逃难的艰辛 玩家重载 从三国开始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