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柳王庙(1 / 2)

深秋露冷,缺月疏桐,寒虫唧唧,泪烛荧荧。

高阳县,柳王庙。

一棵拔地而起的梧桐树,历经风雨沧桑,变成了参天大树,遮天蔽日的生长在柳王庙的头上,就像是给小庙撑了一把雨伞。

也不知从何年何月算起,这座柳王庙就坐落在高阳县境内,门前的梧桐树也是粗的需要几个人合抱才行。

柳王庙青砖绿瓦,并没有多大。虽然已经破败不堪,但每年还是有当地人修缮祭祀,供奉香火。

虽说是断壁残垣,那门匾上朱红色的“柳王庙”三个大字,清晰可见,格外的显眼。

推开陈旧的木门,里面供奉着一尊石像,石像前一张供桌,上面陈列摆放着几盏香炉。

更加离奇的是,神像居然是蛇首人身的怪物!

柳王庙里供奉的是蛇神。

要问这蛇神是哪路仙家,萨满柳家,就是东北五仙,胡黄白柳灰中的柳家。

人们不禁要问,河北地处中原,古来燕赵之地,不说黄老之学,孔孟之道,最起码信奉的也是罗汉菩萨!怎么会是关外的邪神?

这就跟白洋淀地区流传的大蛇有着直接的关系。自打清朝末年那几个皇帝,到民国的二三十年间以来,在白洋淀生活的百姓,打渔的渔民,都有亲眼目睹大蛇巨蟒的见闻。

有的说,大蛇有水桶粗,夜间在水中,两只眼睛像灯笼一样;

有的传言,大蛇头上长了犄角,身上长满鳞片,发洪水的时候,随着大水东归入海,得道飞升;

有的听到巨蟒叫声,如牤牛一般低吼,一般蛰伏几十年都不出现,一旦巨蟒翻身,地动山摇,必有灾难;

有的见过黑色的大蛇,头上长鸡冠,在水中可以驾驭浪潮,起起伏伏;

还有的大蛇,在电闪雷鸣之时,暴雨倾盆之际,渡劫飞升,最终被雷劈中,尸骨无存。

就是因为白洋淀里有大蛇的说法,当地老百姓就在白洋淀水域的最南边,临水而建起柳王庙,每逢初一十五,亦或是逢年过节,百姓都焚香祭祀,上供祈福。

祈求柳王爷能够保佑周边的老百姓顺风顺水顺财神,多子多福多寿辰。

然而自从日本鬼子打到白洋淀以来,老百姓的日子就苦不堪言,每天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

日本鬼子经常扫荡村庄,屠杀百姓,鸡犬牛羊皆不得安生。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百姓逃的逃,死的死,有的老人思想倒是很前卫,听天由命,守着自家一亩三分地,就是不逃,爱咋咋地。

因此,柳王庙就衰败了下来。也没有人敢去修缮打理,供应香火。但这里却成了行脚人安顿的好去处。

李半楼老道长就知道这个落脚处,经过几天的东躲西藏,老道长把孙长生就带到了柳王庙里暂住。

因为地处偏僻,方圆十里都没有人家。小庙北边就是滔滔的河水,河水一眼望不到边,再加上成片起伏的芦苇荡,青纱帐,好一个逍遥自在的场所。

若不是处在乱世,此情此景,不知又有多少文人骚客,浪子贤良,想要吟诗一首,抒发抒发自己内心的那一股骚情。

昏暗的蜡烛摆在供桌,随气流摇摆的烛光只照亮庙内一点点地方。

供桌下铺着干草,围成圆席。只见孙长生光着身子,双腿盘起,呈打坐姿势,李半楼老道长正在为孙长生施扎银针。

烛光虽弱,银针一根根的倒是寒气逼人。

老道长用银针扎向内关穴、神门穴、丰隆穴、阴陵穴还有心俞穴等等很多穴位,用来化痰降逆,宁心安神。

另外还有疏肝导气,涵养心脾的功效。气血流通,则痰化病消。中医里的说法:治痰先治气,气顺痰自消,就是这个道理。

孙长生经过几次的针灸之后,健康状况大大提升,意识和记忆也都恢复正常了。

首先感谢老道长的救命之恩,在者就是担心家里老娘的安危,也不记得那天晚上日本兵在老家又犯下什么滔天罪行没有?

还有心心念念的小翠,不知现在过的怎么样了?孙长生完全不记得,疯病期间,小翠还偷偷跑到孙庄来照顾他。

“道长,我想回家里看看,回去看看我的老娘!”孙长生眼里含泪,嘴唇打颤的说道。

“后生啊,你我都是背负血债的人呐。日本人恨不得将我们生吞活剥,可不敢贸然回家。此事容我慢慢打探,等风头过去后,再回家也不迟!”老道长意味深长的说道。

孙长生看了看四周,又问道:“这里是什么地方,感觉做梦来过这里似的,那种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

老道长笑呵呵的说道:“这里是高阳县境内,你打渔可能跑这么远?若是梦中神游至此,那说明你跟柳王爷还有一定的缘分!”

孙长生激动的说道:“您说的柳王爷是蛇吗?我就是在芦苇荡里看到了一条黑色巨蟒而吓晕过去的,我还清楚的记得,巨蟒的眼睛炯炯

最新小说: 古墓迷踪1 且悲且喜且从容 四合院:抗鹰前夕打造强盛龙国 开始召唤141特遣队 天命女道 扮演岩王帝君多年后,我穿回来了 举国对抗异界入侵:开局上交一颗星球 返乡扶贫,你成军工大佬了?! 魂游界 光极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