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轩书院 > 游戏竞技 > 白洋淀巨蟒传说 > 第22章 一封血书

第22章 一封血书(1 / 2)

李半楼老道长知道荷花淀这个地方,还要从去年说起。

1937年10月,炮火连天,硝烟弥漫。李道长下山除倭已经有几个月的时间,在石家庄沦陷没多久,老道长背着三尺宝剑,游走到了正定县城外的岸下村。

只因为日军在进攻正定县城时,曾受到国民党第32军141师的顽强阻击,一入城就迁怒于城中百姓,分别在城北、城东北、城内13个村进行疯狂报复。

几天时间残杀百姓1506人,重伤103人,烧毁房屋106间,抢走牲畜80多头。10月8日清晨,日军包围了城北五华里的岸下村,闯入村中到处搜人抓人,拉到村外枪击、刀砍、火烧、刺刀挑。两日内,这个250多户的村庄就被杀绝了55户,杀死365人。10月9日,日军在朱河村杀死283人。该村傅家角一条街,成年男子几近杀光,变成了“寡妇街”。这就是抗战爆发以来日军在石家庄地区制造的第一个惨案。

大屠杀之后的岸下村,人烟稀少,鬼哭狼嚎,在村北坟地里,李道长救下一名身受重伤的伤员。

李道长把伤员安置在一处村民的土坯茅草屋里。而就在几天前,这间屋子的主人好几口,被日本人残忍杀害,屋里的东西砸的稀烂,面缸里还有日本兵拉的粪便…

丧尽天良,泯灭人性,罄竹难书,李道长看到此情此景,都咬牙切齿。一辈子不怎么骂人的他,都忍不住问候日本人的祖宗,他娘的问候他祖宗十八代,怎么生出如此的败类,畜生不如的东西。

伤员昏迷不醒好几天,因为腹部中弹,流血过多,在弥留之际,托付了后事。

原来伤员叫萧伟,是共产党的秘密情报人员,辗转于石家庄和保定两个城市,负责打探和传递第一手情报。

而在正定县城沦陷,国民党军队撤出去的时候,萧伟没有及时转移,暴露了自己,遭到日军的追杀。

生死逃亡的途中,萧伟身中数枪,终于甩掉了敌人的围追堵截,但也因为体力不支,倒在了岸下村的坟地里。

幸亏有老道长相救,施以针药,勉强多熬了几天。得知老道长是侠义之士,临死托付老道长一封信,信里面涉及机密文件,关乎白洋淀地区共产党人的生死存亡。

信是用牛皮纸封着的,上面没有署名,还浸染了斑斑血迹,这是萧伟用生命换来的宝贵信息。

萧伟求李半楼老道长,一定要把信送到白洋淀地区,一个不知名的小渔村,叫荷花淀。那里是白洋淀地区八路军作战指挥部,也是地下工作者汇集碰头的地方。

到了荷花淀之后,把书信亲自交给游击队邢队长,并嘱咐他按照信里的意思,速战速决,千万不能给敌人一丝喘息的机会,否则夜长梦多,迟早会给白洋淀红色革命带来灭顶之灾。

交待完后事,萧伟就闭上了双眼,与世长辞了。李道长把他葬在了岸下村村北坟地里,让萧伟陪伴着岸下村惨遭屠戮的村民,在黄泉之下,也不至于寂寞。

于是李半楼老道长藏好血书,匆匆的踏上去往白洋淀的羊肠小道。躲躲藏藏,遮遮挡挡,朝食僧餐,暮宿破窑…

如果遇到落单或者独自外出的小鬼子,能下手的时候,李道长坚决不手软,一剑戳穿小鬼子的胸膛,让他分分钟就去见阎王。

这一天,李道长来到雄县境内,躲避在远离人口的老林子里。老林子旁边有一座土地庙,里面供奉着土地公公。

天气也越来越冷,又恰逢刮起大风,李道长就暂避在土地庙里歇脚。土地庙也不大,青砖灰瓦,朱漆绿檐。

门口两副对联,一边写着:庙小神通大,下联是:山高日月明。

李道长推开陈旧的木门,殿庙里面残破不堪,蜘蛛网横行,一尊泥塑的土地公公神像端坐在庙中央。

土地公公身着锦衣,左手拿着如意,右手托着元宝,乐呵呵的俯瞰着庙内,前面一张供桌,桌上摆放着一个桃形的香炉。

香炉里早已没了香火,冷若泥潭。李道长掏出火折子,点燃三根香,恭敬的拜三拜,把香插在了香炉里。

李道长点燃一堆篝火,这才看清楚,在神像的西南角,还悬挂着一口水桶大小的撞钟,撞钟的顶端连接绳,就绑在庙上面的房梁上。

大风刮得庙门“哐哐”的响,李道长就找了个横木顶了上去。外面老林子里鬼哭狼嚎似的,老道长也不害怕,找些杂草做了个草铺,因为赶路的原因,身心疲惫,竟然很快睡了过去。

正值睡到夜半,李道长被一声清脆的钟声所吵醒,本来打算翻身过来看清楚,却被一串笑声给震惊到了。

“嘿嘿嘿…”

“嘻嘻嘻…”

这分明是几个孩童的笑声,可这荒郊野外的,哪里来的孩童?

李道长顿时惊得一身冷汗,眼皮微睁,看到几个光着屁股的小孩,两三岁的样子,穿着红肚兜,在撞钟那里打闹…

只见房梁上蹲着一个,绳索上倒立趴着一

最新小说: 魂游界 四合院:抗鹰前夕打造强盛龙国 扮演岩王帝君多年后,我穿回来了 且悲且喜且从容 天命女道 举国对抗异界入侵:开局上交一颗星球 开始召唤141特遣队 返乡扶贫,你成军工大佬了?! 光极街 古墓迷踪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