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会改写吗?
朱徽拉回思绪,微笑回应众人,“好。”
王有才取来纸笔,放于案上,只见朱徽提笔就写:
江上愁云,山叠翠障,风雨欲来惊尘溅血。
迎春早发,海棠迟开。
莫说坎坷事,又临江,目送春色晚,落红流水。
回首百年神州梦,平窗漠漠暮云垂,只是纷纭乱世。
争计人间生死?只剩得青山堪在。
俯仰流光,江天月色,风烟渺渺无际。
待云开雾去,共此诗怀谈笑前朝事,夏云千里。
落款:朱策
行书倜傥如流云,一笔呵成。
众人看了这行云流水的作品,皆不作声了。
忽然一人叫到,“好!”
此时众人也一改之前态度,
“好!”
“精彩!”
叫好声此起彼伏。
蹲在角落里的各路人也是微微一愣,
自朱徽发声,就已觉此人不俗。
只是现下,这文中何意?
难道是他看穿了自己的目的——想把这城中有反心之人来个瓮中捉鳖?
所以他提醒这些才子书生?
暗中坐着的一个人正思忖着。
只听得最初那个布衣书生说道,“这位公子是在提醒我们,乱世之中,各位若要投奔各州,需得有真本事。”
说着也看了一眼周围的暗处,“如若不然,先自保,方为上策,切莫意气用事。”
只见众人从最初的惊讶、不服、不甘,直到现在真正佩服这才华横溢的白衣公子。
思辨之力已是通绝,腹中又一番锦绣才学。
众人又听了这书生的话,方顿时醒悟。
那白衣公子哪里只是展露才华?
这词句行间分明是在提醒他们,暗中皆是宫里的人,在座的莫要口出狂言啊!
大家面面相觑,忽然都站起身来,对着朱徽作揖,“公子才绝惊艳,今日一见,不枉来此,只是家中有事,就此别过,来日方长!”
此时朱徽一个头两个大,要走,不会一个一个走么?
怎么一下子全都走?这不是逼着暗里的人直接出手么?
那暗中的探子看这情形,果然暗道不好,
哨声吹响,门外的冒出些侍卫,把大厅的门封了。
里面还有人,陡然将身上的剑抽出,为首的一句话,“全都给我杀了!”
原来是大内次总管太监,仅居于王福海之下的王德胜。
亲自来带兵打探虚实,也原本想着拔擢些可用之才,骗来筹备他们接下来的行动。
毕竟他们有‘皇帝’在手。
挟天子以令诸侯,最近水楼台的,可不就是他们么?
只是没想到自己在宫中软禁皇帝、暗杀皇后的事情,已经被民间皆知。
众人更想去投奔天下十六州?
那自己岂不是要被各州群起而攻之了?
这屋子里的人自是一个也不能留了。
王德胜眼中透着阴鸷狠厉。
门已经被外面紧紧封住,屋里所有的书生皆惊惧不已。
几十个侍卫和太监陡然甩出剑,上来就要杀。
那书生们吓得四散逃窜。
也有的人会些武功,尚能抵挡一会。
铁匠王有才和杀猪的刘洪则是颇有力气,
王有才抓起一个太监,左手迅速打掉他的剑,右手拎起他就往柱子上猛撞。
太监顿时倒地。
刘洪手里的杀猪刀一直随身带着,冲到太监堆里前身转后身地砍着。
一个个侍卫应声倒下。
朱徽抽剑见招拆招,腰中剑瞬时拔出,剑光闪现,就把一个侍卫的脖子抹了。
一瞬,只一剑封喉。
朱徽这边挥着剑,只见那边书生藏无可藏,离得远,
正当一个侍卫就要挥刀杀了这书生时,
朱徽顿时手掌向桌面一拍,砚台直冲向那侍卫门面,
把侍卫的头当场砸钉在柱子上,随后倒下。
朱徽一边抽剑刺着侍卫,一边看着这些书生,
他们手无寸铁,侍卫环绕,要如何同时救他们?
心生一计,她忽然大叫一声,“现在屋里的人都死了,求官老爷饶我一命!”
只见外面的侍卫听得这一句,不知道情况,难道里面的书生都被杀了?
下意识就聚在大厅门外,且打算听听里面情况。
屋里朱徽见人影已经在门口,顺手抡起一张圆桌,
“咵!”地一声巨响,整个雅云台正厅大门被砸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