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轩书院 > 女生耽美 > 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 第157章 156“第三代诗歌运动”

第157章 156“第三代诗歌运动”(1 / 2)

第157章156“第三代诗歌运动”

“什么?”

方明华大吃一惊。

“董主编干的很好啊,为什么要撤掉他?”

“这是老董主动提出的。”黄社长解释道。

“小方,我今年已经五十五,干不了几年就要退休,再说身体也不大好,还不如早早从主编岗位上退下来,让你们年轻人上。”董墨说道。

“可是,我是小说组编辑,这恐怕不合适。”方明华推辞。

“当初,你也不是写诗吗?还获得过《当代》举办的诗歌大赛二等奖,连舒婷也只获得三等奖,说明在诗歌方面还是很有造诣嘛。”黄社长说道。

“可是可是”方明华还要推辞,就听到董墨说道:“我在《延河》编辑部干了一辈子,几乎都是和诗歌打交道,说实在话,我现在越来越看不懂现在年轻人写的诗了。”

“北岛、顾城他们的朦胧诗倒也罢了,现在突然又冒出“第三代诗歌运动”,写的那些诗让我感到莫名其妙,但很受年轻人的欢迎,老喽”

方明华知道,董墨所说的“第三代诗歌运动”,是指“第三代”诗人所创作的诗歌。

所谓“第三代”诗人是相对于1949-1976年间的第一代及朦胧诗为代表的第二代诗人所界定的概念,泛指以朦胧诗以后八十年代中期突然异军突起的一批诗人。

第三代诗歌特点是反理性,反崇高,反英雄倾向,倡导小人物,平民意识;重视流派与理论建设,而且随着发展出现了许多流派,像蓉城的非非主义,代表人物有杨黎、李亚伟等。

南京的“他们文学社”代表人物有:韩东、于坚等,还有申城的“海上诗群”、“川省的莽汉主义”

当然这里面还有著名的“燕大三剑客”:海子、西川和骆一禾,不过这三人现在在诗坛上还籍籍无名。

看到方明华默然无语,旁边的黄社长笑着说道:“小方,你不是老抱怨小说组审稿太浪费伱时间吗?诗歌组多简单,就几行十几行字,一眼扫过去,看上就刊登,看不上就去球!”

听到黄社长突然冒出一句粗话,方明华顿时笑起来。

“好吧,那我试试。”

方明华被任命为《延河》杂志社编辑部副主编兼诗歌散文组组长!

这个消息很快在单位内部传开来,而且正式任命文件已经到作协那边走程序。

有些人恭贺羡慕。

这可是像国内像《延河》这样的国家级刊物中最年轻的副主编了吧?不到24岁!

当然也有人嫉妒,愤愤不平,你说一个写小说的,咋突然就去诗歌散文组?何德何能?

外行领导内行?

立刻有人反驳:谁说人家不写诗?

刚开始人家不是写了几首诗吗?还获奖了!

面对这些议论,方明华保持着低调,婉拒白苗等人怂恿请客。

正式文件还没下来,别太张扬。

就为此事,方明华又推迟了一段时间去燕京。

三月底,作协的批文正式下达,董墨光荣退居二线,方明华正式被任命为《延河》杂志社编辑部副主编,兼任诗歌散文组组长。

少不了请客。

家里老妈更高兴,遗憾的是现在住到计委家属楼这边,认识的人不多,不好意思给人家说。

干脆借着看望原来的老邻居的理由,跑到原来的筒子楼,好好吹嘘了一番。

宋棠棠也很高兴。

自己的男朋友真是越来越有出息了!

越看越喜欢。

嗯男朋友越来越能干,自己也不能落后呀。

在文工团跳舞自不用说,更重要要加紧看书学习为将来的转行做准备。

还有就是,终于可以去燕京见姥姥姥爷,老人家催了好几次,赶紧把你的对象带回来让我们看看。

方明华在家做着去燕京的准备,还有一件事要做,就是明天去一趟西大,不仅仅是看望妹妹,而是找陈希米——史铁声的女笔友,未来的妻子,看需要有什么东西捎到燕京,他这次肯定还是要去看望史铁声的。

第二天一大早,方明华骑车赶往西北大学校园,陈希米依旧在数学系,找到她说明来意,姑娘有些羞涩,但是还是从宿舍拿出一件红色的毛背心交给方明华。

“方编辑,这是我给铁声织了件背心,也不知道合身不合身?这是我第一次织毛衣之类,织得不好,他可别笑话我。”

“我想不会的。”方明华笑道:“毕竟是你一片心意。”

陈希米听了脸色微红,不过也没多说什么,又从抽屉里取出一封信,让方明华一块捎到燕京去。

办完这事,方明华就告辞离开,既然来了西大肯定要过去看看妹妹。

妹妹方明丽今年大四,保研到西工大,但按照规定,毕业实习还是必须

最新小说: 娱乐:一首上了年纪的男人都哭了 女配修仙,仇人祭天 和离后,我二嫁九皇子气哭前夫 末世:异人类 杀手弃妃,战神王爷求庇护 真千金被读心后,全家造反了 为助师兄成神,我根本躺不平 贵女重生,二嫁权臣后杀疯了 兽医:从失业走上人生巅峰 我在阴间小区送外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