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游戏竞技>未来人陈凯茵> 第10章 宋玉、登徒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章 宋玉、登徒子(1 / 1)

楚国的文字和方言都与其他国家不一样,楚国语言缠绵有劲,平翘舌音不太能区分,有个成语叫“南蛮鴃舌”,说的正是楚语话像伯劳鸟的叫声那样让人难以捉摸。因为六国之间的语言虽然有差异,但是它们都属于华夏文明的一部分,所以相邻两国之间的语言差异并不大。只要放慢语气,双方都能够听懂,或者找一个能够听得懂两国语言的翻译就行了。楚语无论从语法和词汇上都属于汉藏语系汉语族,其中有一些词汇是在现代汉语中没有的,比如“於菟”,指老虎的意思,属于古汉语,这是语言历史演变的正常现象,历史上有很多古代词汇,现代汉语都没有保留。

湖北省黄冈市和孝感市,这一带方言最具楚香楚色,江淮官话黄孝片,即楚语。入声不是短调,而是长调,比其他声调还长,听感上,黄孝片和江淮官话差别也较大。主要特点是书=虚、篆=卷。

楚国古文字包括楚公钟铭、楚公戈铭、楚王子午鼎铭、楚帛书、楚金币等。楚国的鸟虫书是一种装饰性的字体,是在古文基础上加饰鸟、虫之形的一种富于装饰性的字体,是最早的“美术字”。西晋时主要用青纸。

上厕所用实筹,就是竹片,相当于现代擦拭用的手纸。有些富贵人家用丝绸手绢擦。厕所里摆放澡豆,是供人们如厕之后洗手用的,类似于现代的肥皂。古代的富裕人家,上厕所之前要先脱衣服。古人穿的衣服多是长袍,尤其是贵族或者有钱人家(普通的百姓由于经济问题大多穿的都是短打),在如厕的时候,无论怎么小心,还是很容易沾到衣服上,只能更换衣服。因而上厕所便有了"更衣"之称。解决厕所里的臭味,古人们也是煞费苦心。用甲煎粉、沉香汁、香囊,干枣塞进鼻孔里,如此就可避免闻到臭味儿了。

这天,宋玉上朝,登徒子向楚王说宋玉的坏话,说宋玉长得俊俏又好色,要楚王不要让宋玉出入后宫。楚王据言向宋玉质问,宋玉辩解说他的容姿乃受惠于上苍,但他并不好色。为楚王作了一首《登徒子好色赋》,宋玉就说他东边邻居的女儿长得国色天香,有倾城之魅,而且经常登墙勾引宋玉,但宋玉皆不为所动,所以他不好色。接着宋玉把话锋一转,开始反讥登徒子,说相较之下,登徒子的妻子长得又丑又邋遢,而登徒子却能连生5个孩子,所以登徒子才比较好色。楚襄王听了,觉得似乎也有道理,也就算了。

唐勒、景差、东邻女,一起去二荤铺,只饮茶的是清茶馆,备有棋类的可叫作“手谈”馆,还有猜谜语的“笔谈”馆。兼卖茶与酒饭的叫“二荤铺”。三人在茶馆,听大家议论宋玉和登徒子,都以为登徒子是好色之徒,常用他的名字形容好色之人。大家夸着宋玉的才华,苏城说:“宋玉就是个睚眦必报的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