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
沾满风尘归家路,人间灯火话秋思。
万丈月光照你我,天涯皓月感时亲。
同是常情非凡夜,十五聚心牵挂人。
家国情怀逢佳节,温暖古老生长地。”
族长一幅对月长思的朦胧像,凝望着圆满的月镜,顿了一下。唱诗刚落,同时族人们掌声四起,一阵叫好声,“好…好…好……”回响在周边空旷的山谷中,好像这里从不缺失诗和远方。
一族人大喜,右手从平脸部的空中挥出手掌向下平胸诏静,示意众人暂停叫好声和掌声,高兴的评赞道:“族长,一开口,字字珠玑啊!真是触景而作,即兴赋诗意境深远绵长啊,诗句饱含浓情意切,情景交融。”这时候本来就有一些儿童和青少年在茶席边了,掌声又起的时候,又讨来了更多的小孩和大人,众人更是互相欣赏和交流节日祝宴心得,兴致学诗作诗。
接着,万江清族人也评赞道:“自从我们万家先祖,开基建设万家村以来,历史悠久,可谓‘古老’;祖先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可谓‘厚重’;这片古老而厚重的大地,才能承载和生长养育着我们万家一代代来者,亨利发达,亨通八方。我们从这里走出大山去奋斗和拼搏的人生,不管身在国内外,族人的游子们,永远都要心有家国情怀,饮水思源,切问近思,不要忘记生养我们的地方;这是我对族长这首诗的深刻理解。”
万江清的金句掷地有声,掌声、叫好声和应和声不断交融,声声回响传到村落的山外山,群山中皓月下,此处好像仙人下凡幽会的欢乐。
族长已经回神在听着族人们的赞语,万江清说完,他进而说:“诗,还没起题眼,我看他评诗,都点到我心里去了,知我者,江清也。这叫心有灵犀一点通啊,那就请他给我的诗起题眼吧,大家说好不好?然后再请他也献作一首给大家,好不好?”
众人异口同声都说:“好,题眼…题眼…题眼…献诗…献诗”。
万江清刚开始有些谦让,他可是国家教育部直管为数不多的几所全球重点大学之一的研究生,已经毕业工作三年了,今年28岁,就职于地球地质和物理学重点实验室,才貌不凡,其实万家人可以说个个都是才郎淑女的。
万江清盛情难却,道:“族长的诗,题目就起‘同庆中秋’吧,虽然字眼平平,只要识字的人都容易理解嘛,符合普世价值观;题目简单的配上族长的好诗,我认为合意得体升华诗意,虽算不上高大尚,整体诗意可让大众认可。我对整体的理解为‘把诗的主旨由家族性的家国情怀,把诗意通过题眼简单拉伸升华为全世界性的文化普世观认同感。’大家想想,有没有觉得题目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呢。”
族长还没等众人片刻思索,就兴致的应着:“果真是宗族胞亲的血脉相连啊,算是心灵的共鸣吧!我正踌躇着如何从1万多个汉字中搜索这样的字词组题目呢,你这一出,正合我意,好…好…,我想你接下来要献的诗也会很令人欣赏的嘛。”
族长和大家拍手叫好,又是一阵掌声。
万江清也是即兴娓娓道来:“《感谢师恩》,
满园桃李逢春色,修枝剪叶大学问。
摸石过河难上岸,名师搭桥一盏灯。
风雨树人十年间,儒林汇流润江山。
栋梁之材出师表,德艺双馨谢师恩。”
万江清谦逊的诗句对着长辈的高深,可以说是一出一应,承上启下之美,博得族人热烈的回应,把十五的夜晚推向了节日的高潮。
可看出万家人《乾坤铭》和《崇天铭》果不虚传的效益在深深的影响着他们创造宇宙智慧正能量的传承,道法自然,然而宇宙天道也总是喜欢恩赐着这样的幸运者。
皎白的月光,给五指山披上了银色的裹装,族人的老人和小孩渐渐散席,回家入睡,但是因为是佳节最美家乡景,族人们难得团圆话长话短的时机,好多中青年还在会茶交心赏月。
进入子时11点,万江南的爱人十月怀胎正逢时,这时候破羊水了。好消息传出,这一时 “万家要添丁了,天降金童了,万江南的爱人要生了,我们万家祖先又显灵了、苍天又再次眷顾万家了”的佳传,瞬间让万家村又沸腾起来,吉时的新生成了族人茶会新的美好的焦点话题和庆贺。
有些已经熟睡的人和一些刚入睡的人,被这一热闹叫醒了,纷纷起来,再聚义门广场,共享万家喜气和福缘,也因为十五之后族里的有些人又要分道扬镳,回到山外过《围城》里的城市生活,村里也会失去一些人气而变得幽静。
族人想起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文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诗句,难道是月亮上面真的住着我们的先人和众仙在“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让我们人类中的一些人出生团圆,弥补“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的感慨么?或是也是让人看到希望——让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