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0章 少女的烦恼(2 / 2)

基本已经搭建完全。

而在这之后人类的大脑的发展将会呈现现状趋势。

所谓的‘转化‘,就是指在实验体脑力水平达到巅峰的时刻,选择脑死亡,更换芯片进行工作。

这样一来实验体将永久地保持大脑的最佳状态。

在肉体出现问题之后,或者是感觉肉体出现衰老的迹象的时候,只需要将芯片更换到新的身体内即可。

芯片会自动读取实验体前几十年的数据,从云端下载你的记忆,重新构建拥有一个全新肉体的自己。

这便是“永生计划”。

而柳晴天当时就被植入了这样的一个芯片。

现在机械之心不知道为什么要提前选几个实验体进行“转化”。

就选中了从小植入芯片的柳晴天。

周老师就是已经被转化成功的实验体之一。

林可可听到这个计划,不禁咂舌。

疯了,这个世界已经疯球了。

永远保持黄金年龄的想法是没错。

永远保证年轻的渴望是没错。

但是这样一来岂不是说在否定未来的自己。

有很多科学家,文人,艺术工作者等都是在年老的时候创作出的传世作品。

只保留前几十年年轻时候自己的想法,思路。就算机器学习在出色,那么后续的自己的思路究竟是属于自己的想法,还是芯片计算过后得出的想法呢?

而且人是会变的,很多人10几岁,20几岁甚至到30多岁,50多岁的时候根据经历的不同心态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更何况人体7年一个大循环代谢,很多许久没见的朋友再次相见都会发现变了很多。

永远让芯片保持年轻时候的状态,不停地更换使用年轻的肉体就等于永远年轻吗?

换到后来,究竟‘我’还是不是’我’?

还是说‘我’只是一堆数据?

人究竟是由什么构成的?除去肉体还有就是独一无二的记忆和经历。

如果将这份经历和记忆全部复制并且进行学习演算,那么演算出的结果跟本人做出的行为是否是完全一致的呢?

这时候怎么确定这个人,还是本来的这个人呢?

林可可感觉这是一个悖论。

要是让机械之心大面积铺开这个计划,岂不是早晚有一天AI要主宰这个世界了?

想到这里林可可打了一个寒颤。

还好这个计划现在还处于内测阶段且价格费用高昂,不是一般人能搞得起的。

“我现在心里好乱,月神大人,我到底该不该进行转换?我还是我自己吗?我究竟是人还是机器人?小时候机械之心到底对我做了什么?我好害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