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茶经》是世界上的第一本茶书,详细讲述了茶叶的起源、采茶工具、制茶工具等等,内容齐全,自称体系,堪称茶文化词典和 茶叶大全。 同时, ▆, 一声跑遍了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从湖北到江浙,考察地形,培育良种,扩大了南方的种茶面积。 陆羽不但发展扩大了大唐的茶叶种植,还把茶文化传到了日本。 日本的永忠和尚曾在大唐流血,陆羽的《茶经》面世后,永忠和尚开始接触并且学习大唐的茶文化。 陆羽去世后,永忠和尚带着陆羽的《茶经》回到日本,并且用陆羽的烹茶法博得天皇的赏识。 两个月后,天皇下令,全国推广饮茶文化。 . 另一条丝绸之路上,大唐商人与西亚、非洲商人贸易往来,大唐的茶叶开始传入西亚和非洲。 同时,朝廷对内用贡茶开“清明大宴”,设立茶舍和贡茶院,从上到下影响民间广泛种植茶树,出现了很多茶肆、茶店,也开始有了“茶税”。 这个时期的茶店还没有独立出来,主要与旅店、客舍结合在一起,到了宋朝才开始有了独立的茶馆。 对外,朝廷立了榷茶使,来管理对外茶叶的输出。 世界各国最初饮用的茶叶、种植的茶种以及饮茶方法、饮茶礼仪,都是直接或者间接从华夏传播出去的,而大唐,就是这个传播的起点。 . 刘彻看着又是用他的丝绸之路,视线一转,问起宫中的工匠:“朕让你研究的炒茶术研究出来了吗?” 茶叶起源于华夏,大汉自然也有,并且也有贵族饮用。 但是这时候的茶文化与炒茶方法没有后世的花样繁多,同一种绿色茶叶,因为炒茶与发酵等手法不同,可以炒出红茶、白茶、黑茶,还可以香味浓烈的花苞一起窨制花茶。 工匠自然是没有完全研究出来,不然早就主动来请功了:“陛下,这……” 看到他犹犹豫豫的模样,刘彻哪里不知道没有,他问起了进度:“现在研究到哪一步?” 这一次工匠很果断:“陛下,如何采茶和如何研磨茶粉茶末我们研究出来了,但是炒茶,需要铁锅,还需要特殊的火候,目前没有把握好。” 没把握好,意味着容易损坏。 但是大汉光是铁锅,就很珍贵,更不用说还没形成种植规模的茶叶,所以工匠们并不敢放开手去研究。 其实从天幕讲过茶叶之后,刘彻已经命人去扩大茶树的种植范围,但是时间太短,茶树也不会一两个月就长大。 刘彻也没有为难人:“先用最简单的,多挣点钱了再试。” 至于怎么挣钱,天幕已经指出来了,西域,海外,这么多路径,大汉不缺敢于冒险的大臣,一个张骞出使西域后青史留名,多少大臣跃跃欲试,想做下一个出使留名者。 刘彻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商路有了,就差货物了,大汉除了丝绸和茶叶,不知道还有什么可以卖的? 【对外贸易过程中,国力是否强盛,也决定了面临什么样的待遇。】 【最典型的 同样是大唐,分为两个阶段,安史之乱前与安史之乱后。】 ♨想看西羚墨写的《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第 108 章 商业与货币8吗?请记住.的域名♨ 在盛唐时期,东突厥曾经主动给唐太宗李世民送牛送马,一送就是几千匹; 但是到了安史之乱之后,大唐就成了贸易里的冤大头。 大唐与突厥、回纥、吐谷浑等,都设立了互市,展开外贸交易。 大唐用缣帛换取少数民族的军中战马,当时每匹马的价格大约是40匹缣帛。 大唐时期实行铜币与布币两种货币,铜币就是“开元通宝”,布币就是布匹,其中缣帛是名贵布料,在大唐可以当做货币使用。用40匹缣帛换取一匹战马,可以说是价格相当昂贵。 在安史之乱前,朔方节度使王忠嗣每到互市时,就故意报出高价,以高额利诱少数民族来交易马匹。 哪怕当时有少数民族不愿意卖,在其他少数民族与大唐交换了高额利润后,也会起竞争意识,也与大唐卖马。 大唐就择优买卖,买下良马作为汉军战马。 . 在安史之乱之后,大唐进入藩镇割据阶段,此后再进行外贸交易时期,大唐就成了被动方。 比如回纥故意将病弱无力的老马卖给大唐,唐朝廷不但没有足够的军事实力拒绝,还因为马匹的昂贵价格导致国库承担了巨大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