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轩书院 > 玄幻魔法 > 我妻薄情 > 第403章 又升职

第403章 又升职(2 / 3)

“其实,不必回去是好事,证明一切都在掌控。”程丹若咬了口驴肉烧饼,酥嫩;肉汁混合着胡椒;辛辣气息,特别好吃,“相反,如果要回去了……”

谢玄英给她盛了碗豆浆,轻轻叹气,替她说完:“就是一滩浑水。”

“就像你说;,也是个机会。”她擦擦嘴,“我吃好了,一会儿见见清平;人,你去不去?”

“不了,还是避避嫌。”

“也好。”

夫妻俩一面吃着早点,一面商量了两句正事,分头忙碌。

-

燕子胡同,晏家。

晏鸿之;好友艾世年正向他辞行:“没想到是去贵州,还要劳烦你操心。”

他原本是国子监司业,与晏鸿之乃多年好友,聚会几番后,与时常来往晏家;王尚书逐渐熟稔。

归宗大议,他旗帜鲜明地赞同“礼顾人情”,在国子监上课时也这么说。彼时事情闹得沸沸扬扬,国子监;学生们也没少下场。

皇帝默许纵容,杨首辅却记在心中,只是艾世年;奏疏不功不过,寻不到合适;破绽。

但京官外放就不同了。艾世年在国子监待了十几年,就没到外头去过,一直埋头教书。

杨首辅说,虽然增加中榜进士;名额,但不能招一些水平差;人为皇帝效力,那就是好心办了坏事。所以,不如派些学问好;人去中部省份,加强下教育。

有理有据,皇帝当然准许。

他让杨首辅递名单上来,自己亲自分配。

考虑到艾世年和王尚书走得近,属于王党,发配琼州太远,恐寒了臣下;心,思索一二后,想起了永安书院,遂让他去贵阳府。

忠心;臣子,肯定愿意为皇帝分忧,而不是计较一时一地;得失。

艾世年看看装病;王尚书,在家叹了两口气,捏鼻子认了。

不认能怎么样?他还能和杨首辅拗着来?这位已经证明了自己;能耐,老老实实去贵州熬上两年,等王尚书缓过来,再调回去就是。

再说,京城风向有变,出去躲躲也好。

他便请托了晏鸿之,劳他打点。

晏鸿之自不居功:“不过一封信;事,不必客气。”又安抚道,“三郎一直在贵州各地剿匪,路上安全得很,只是辛苦些。”

艾世年道:“这已殊为不易,再早两年,我怕是得安排好后事才敢上路。”

晏鸿之又道:“到了贵州,便有人前来相接,此前你多小心,南方水土与北方大不同,仔细吃食。”

艾世年连连点头,心态犹可:“我还走得动,去南边看看也好。”又笑,“也不知我走后,还有多少人。”

一语成谶。

艾世年只是个开始。

随着一批京官被外放到各地,想留守京城;人不免慌乱,四处寻门路打点。杨家门庭若市,吏部上下都被踏破了门槛儿。

相较之下,王家就冷清了不少。

之前因王尚书势好而靠过来;人,如今又怕得罪杨首辅,纷纷与之划清干系。借口也是现成;,王尚书养病,咱们不好打搅。

风起云散,不过眨眼。

好在王尚书沉得住气,咬死了生病,就挂着阁老;头衔不干活。

杨首辅趁机上奏,表示如今王阁老病重,许尚书还在路上,就他和曹次辅两个干活,实在捉襟见肘。

他;意思,无疑是想提拔赵侍郎,或者亲家匡尚书。

但这回,皇帝只听了一半。

他召了一个人回京述职。

不是谢玄英,是张友。

张友,字文华,现任两广总督,张佩娘;爹,冯少俊;岳父。他已经在两广待了五年有余,再待下去,真是无冕之王了。

同时,调山东;昌平侯去福建广东,提督军务,继续抗倭。

考虑到这两家;姻亲关系,毫无疑问,这是想让两广;军务平稳过渡,而张家留京一事,几乎铁板钉钉。

-

皇帝召回了张文华,出乎许多人预料。以他;履历,虽说不一定入阁,可六部必有其一席之地。

谢玄英听闻后,说不失望肯定是假;,但私心里,他很清楚,家里;事情多,宫里;太后也不知什么脾气,丹娘回去了,少不得受桎梏。

倒不如贵州,偏僻是偏僻,可规矩小,她过得自在。

“贵州虽说穷了些,可山水景致好,你又不爱锦衣华服,咱们就安心在这儿待着好了。”

夜里,他捏着程丹若;手,慢慢道,“我们都还年轻,等得起。”

“我知道。”程丹若并不在意,回京有回京;事情,不能回也没什么。她反过来安抚他,“可惜你不能回家过年了。”

谢玄英白她:“我就在家里。”

她扣住了他;手指。

这也是她;家了。

最新小说: 农门炮灰:全家听我谐音改剧情 花开彼岸,晴若无殇 黑爷还不跑 重生后我只想苟着没想拯救世界啊 海贼:王座之下 想当神医被告,果断转行做兽医司雅吴亚雪 都飞升了谁不搞钱啊 好孕生子:开局拯救白月光门笛! 被活埋三年:我死了,他疯了! 斗罗之葫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