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实在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好吧……阿诚还真是谦虚呢。”黎锦笑道,“我就觉得应该没有几个人能做到的才对……”
阿诚没说话,用略带微笑的表情看着黎锦,看来他心情似乎还不错。
“将军下一步怎么做?”阿诚道,“现在阿诚也闲着没事,不如帮将军把所有竹片都事先打好孔了吧?”
黎锦道:“那不是太浪费时间了吗?我只要一把就可以了,甚至多几根,暂时也没有什么用处吧。你先休息吧。”
阿诚听了,似乎很是失望,他道:“不能帮将军的忙,阿诚休息有什么意思?实在很是无趣,阿诚宁可将军多支使支使自己,让阿诚忙得团团转,也不想在将军有事要做的时候休息。”
黎锦道:“那……那你就给三个小竹片钻上孔吧。多了也没用,我暂时不想做太多。”
“阿诚知道了。”阿诚听了黎锦的话,就用锥子和钉子继续钻起了孔。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做惯了的关系,后面钻的几个小竹片,时间加起来竟然都没有一盏茶时间就完成了。
而阿诚这次选择用鹅卵石进行批量打磨,速度也非常快。
现在,阿诚的效率也太高了,真出乎黎锦的意料。
阿诚把这几片竹片都已经经过钻孔、打磨、清洗一系列的步骤,处理好了,而黎锦还在研究要如何把丝瓜络缝在竹片上面变成小刷子呢。
最后,黎锦实在是觉得不能再这样僵持下去了,随便缝缝也比这样堪称大眼瞪小眼的发呆状态要来得好。
于是黎锦便找了些针线,动手缝了起来。
黎锦使用的针线,是那种又细又短的小针,和淡黄色的棉线。
针倒是还好,这种棉线的强度很低,用久了容易断裂,但没有办法了,黎锦手头只有这种棉线,就算要换,也只能换不同颜色的棉线而已。
听说西洋进口来的线很结实,黎锦还没见识过。边关是没有卖洋货的,她回到京城的时候虽然有机会添置,却也一直没想过要去找找进口的西洋针线。
黎锦采用的下针方式,有点接近于给“新式纽扣”钉钮扣的过程,她用的是交叉的斜方向十字针法,将一大团丝瓜络缝在了竹片上。
缝上一次之后,黎锦给棉线打了结,剪断之后,又重新以类似的针法缝了一遍。
又剪断,又重新缝制。
这样一来,加起来,实际上缝了三次了,黎锦心想,就算运气不好连续断了很多次,也不终于偏偏在使用的过程中断裂了吧?那感觉一想就糟糕极了。
“将军觉得阿诚的怎么样?”阿诚却拿出了在黎锦专心致志缝丝瓜络时,亲手缝制的小刷子。
阿诚的针脚倒是不逊色于黎锦,甚至黎锦怀疑还要稍稍超出。
这真让黎锦觉得惊讶,如果黎锦没有搞错、记错的话,阿诚以前做的针线活是不如黎锦的啊。
什么时候进步到这个地步了……黎锦不由得稍稍有些忌妒。
还好,阿诚是站在自己这一边的,阿诚的针线活好的话,也可以四舍五入地认为,是自己的针线活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