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女生耽美>烟云寒> 海川渡块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海川渡块垒(3 / 5)

令驰云刚想回谢谦辞,却被叶云瀚拦住了。只见谪仙剑眉一横,回道:“我们二人如何思量,姑娘还是不必如此急于一时了。既然时辰已到,何不请入座中,洗耳恭听呢?”

“好,既然话都这么说了,慕容嫣可就恭候高论了。”慕容嫣眉峰一挑,搭手施礼,眼光中却丝毫不掩隐隐挑衅的神色,“请各位客人入座,这便开题论道吧。”

“令驰云所中,乃是‘渔樵耕读’四字,出自东汉严子陵、汉武朝朱买臣、先古舜帝与战国苏秦四人之典。此四字,自古便为隐士高人所自诩,淡泊名利纵情山水也好,胸怀天下入世向俗也罢。令驰云心中想说的,只是这四字中的进退两难。”

“进退尚可一解,却不知二公子的两难二字,从何说起。”慕容嫣略一思忖,道。

“诚如慕容姑娘所说,渔樵耕读之典故,本是两进两退。然而,有资格为人传颂的一意退隐之人,无不是功勋卓著、在朝堂之上江海翻覆的;而若说有心入仕的,却只计较闻达于诸侯,也是有失偏颇的。”

“哦?听二公子言下之意,便是不名一文者不算隐逸,而官位显达者亦是别有筹谋了?”

“也可以这么说吧。”令驰云想了想,无奈一笑,点了点头,“道理很简单。嘴上说着山中隐士的,多多少少都有些自矜抱负、期许太公会文王那般际遇;而一心报国的忠直之臣,任是再耿介清明,便是有壮士断腕之勇气,又岂能逃脱旁门左道的叨扰呢?”

“满腹韬略者,无不想学得其用。可是时日越久,权威越高,就越怕谋算不当,甚至被后人超越。故而从一而终者,少之又少,反倒是因为种种思虑考量,便是有天大的功勋在前,也不得不晚节不保,守着无能为力的时局,黯然泪下。可叹啊,如果世间人事皆如初见,后人又何须创造出这等词藻来感怀凭吊。千军破万人敌,纵是翻覆玄黄,呵,到头来落在众生眼中,说不定还比不上博君上一笑的千秋大宴……”

“咳咳,二公子,意思说明白便好,如此对人对事,倒有牢骚之嫌了。”慕容嫣轻咳一声,眼神示警,不欲令驰云再如此显白说辞。

“抱歉,一时想得远了,无有穷酸腹诽之意。”令驰云虽不在朝堂,但也避让一句。虽然人已作古,天下人再怎么不齿,清河郡王也毕竟享尽尊荣。令驰云嘴上说的,不也是因为这难以启齿的晚节不保,驳论起来也是自有一番无可奈何吗?

“说至此处,还能心平气和——二公子倒是沉着。”慕容嫣轻声一语,心底亦是为那一桩惊世的冤案而不得平复。昔年同袍浴血,却成他日背后一刀,风波亭上的不甘,震得大宋天下至今都不得安宁。

“如此形势,久而久之,当初振袖而去者,身后放下的,渐渐只剩下遗憾;而满心寄望者,眼前看到的,却美不过一场幻梦。然而,除非穷困潦倒揭不开锅,或是心血白费铩羽而归,要让局中人放弃当初的选择,又哪有那般容易。自逐山野,外人眼里的关倒是过了,可心里的关,借酒消愁?终日自颓?这可难了啊……退一步说,即便世上的人都想着专精于自己求生门道,怕也会有许多的身不由己,何况志在天下、功在社稷之人呢?若只是口诛笔伐倒也罢了,可动辄便是生死人命……不知道慕容姑娘有没有见过汩汩热血,可那种滋味,真的不是很好。腥味里裹挟着的大多都是贪婪所致的臭气,奈何每个人都概莫能外。如此说来,今日天下,若是还有人重提这渔樵耕读,眼看着弄人的造化时局,岂不是迷茫无奈、前路无着,不愿目送家国颓危,却不知自己能走多远,是以进退两难么?”

“二公子所说,虽然有些丧气,但也难得通达。明明能往弦歌雅意上说,你却偏偏要打抱不平谪贬人头,想是性情使然吧。”

“实不相瞒,令驰云虽然说了这么多,可自己也未尝不是陷在这进退两难之中。时局如此,实难夸口,不违本心道义,乃是我能迈出下一步之前,所坚守的最为应然的规矩了。”

“好个本心道义。”慕容嫣起身,向令驰云略一稽首,“若是世人都能做到此处,渔樵耕读的倒也会少一些了。慕容嫣承认二公子所言是理,但也正因如此,那些守心如一、明知苦厄却仍旧屹立之人,才更值得世人铭记与自勉,不是么?”

“慕容姑娘好志气!”令驰云闻言,不禁精神为之一提。

“世上并非只有临阵变节之人,且与渔樵耕读相比,能忍剧痛而不废前程者,不是更应该为我辈楷模吗?”慕容嫣唇角微弯,“慕容嫣虽是闺阁女子,可对前辈高人的敬仰之心,亦不输于世间豪杰。”

话至此处,令驰云自觉对眼前这女子刮目相看,不由又是一礼。纵是风云巨变、挚友蒙难,而这能忍剧痛而不废前程的人,大宋上下,谁又不是心怀敬仰?这种敬仰甚至不需言传,只一会意便是肃然,这番高山仰止的心绪,倒让人觉得甚至连言辞抒怀都是轻慢。

因这不期而遇、却又不言而喻的怀想敬慕,满座之中皆是默然,甚至连叶云瀚,亦是垂头闭目,敛去了一身光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