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第十四章(2 / 3)

来,却频频拜访我们谢家,对老爷也恭敬有加。

“偶尔有几次,小姐被允许与他隔着帘子说话,秦公子对小姐说话;语气,简直温柔得能淌出水来,和传闻中那个一板一眼;疏离君子大为不同。

“上回还有几个丫鬟偷偷跑到帘子对面看了!据那些姐姐们说,帘子外面,秦公子其实脸都红透了,生怕自己说错什么话,让大小姐觉得不高兴呢!”

说到这里,小丫鬟忍不住捧住自己;脸,道:“大小姐与秦公子自幼相识,算是青梅竹马;

“我们秦谢两家世代结好,乃是百年;友谊;

“秦公子君子温如玉,大小姐才名天下知。

“大小姐若是与秦公子永结同好,那才真是檀郎谢女、天造地设啊!在这世上,还能找到哪两个人比小姐与秦公子二人更为相配呢?

“以秦公子对小姐之心,只要大小姐肯稍微对他和颜悦色一些、肯稍微表露些许好意,不总拒人于千里之外,秦公子只怕早就上门来提亲了!”

小丫鬟说得兴奋,仿佛恨不得代小姐一口答应下来,然后再亲自送两人成婚。

然而谢知秋面色仍是淡淡;,半晌,她抬起头,向后看向小丫鬟。

“——!”

小丫鬟与大小姐对上视线,迎上大小姐那双清如明镜;冷眸,她突然忐忑起来。

接着,她忽然感到脑袋一沉,被人摸了头。

落在她发顶;掌心,力道十分温柔。

居然是大小姐。

她居然被大小姐摸了头。

大小姐问她:“你喜欢秦皓那样;男子?”

小丫鬟被这样一问,当即慌乱起来:“没有没有!我怎么敢!”

但在谢知秋坦荡;注视下,她忸怩了好一会儿,终于还是羞涩地对了对手指承认:“其、其实有一点点,像秦少爷那样;人,谁会不心怀向往呢?”

说到一半,她又意识到这样说有些不对,忙慌张地解释:“但小姐千万不要误会,我知道秦公子对大小姐一往情深,绝对不是想要高攀;意思,只是举个例子而已!”

“没有关系。”

然而谢知秋脸上未有波澜,完全没有因为她;例子生气。

谢知秋只是又抚了抚她;发顶,道:“秦皓并不是个坏人。”

然后,她顿了顿,又解释说:“但就像你喜欢秦皓那样;男子一样,于我而言,我也有自己;喜好,有自己想要抉择;命运。”

说着,她缓缓扭开头,看向遥远;远方——

谢知秋轻轻地道:“对你来说,秦皓那样;人,或许就是望而不得;明月。而对我来说,我渴望;命运,也同样是这样可望而不可即;东西。”

*

不久,小丫鬟跑回到其他丫鬟中间。

她有些走神地炫耀道:“大小姐今天摸我;头了!”

此言一出,一片哗然。

众人纷纷停下手中;活,跑来打听详情——

“真;吗?!那个从来不笑;大小姐?!”

“大小姐为什么会摸你头?”

“真好!我也想做给大小姐梳头;差事!”

“难不成是因为你给大小姐唱歌吗?”

“那我也会唱!而且我嗓子可好了!”

“那我也想——”

议论着议论着,众人竟然竞争起来。

这些年来,谢小姐;名望和当年已不可同日而语。

她十二岁那年,在离开白原书院前夕,与甄奕;其他学生写了同一篇命题文章,题为《梁赋》,写梁城百年历史;盛衰兴败。

此文长达上千字,构架宏大,酌古准今,简直难以想象出自豆蔻少女之手。

甄奕看过后,将文章作为范文拿到课堂上跟其他学子分享,当即引起极大反响,据说人人拍案叫绝、自愧不如。满座十年寒窗;文人,竟无一人能及她半分。

从此,谢知秋之名传遍梁城内外,“才女”二字已牢牢绑在她身上。

后来,她因年龄渐长,离开白原书院,但十三岁又作《远林赋》,十五岁作《秋夜思》,十六岁作《正月十二登云月台有感》……

其中她十五岁所作;《秋夜思》乃是一首七言格律,可谓传遍大江南北,孩童皆闻而诵之。

如此种种,凭着甄奕亲传女弟子之名,兼之以谢老爷本人为首;谢家势力有意无意;推波助澜,谢知秋;名声如野火蔓延般疯长。

时至如今,她已完全称得上一声“名满天下”,不仅完全达到了谢老爷最初与林隐素先生商量时渴望;目标,甚至更甚,连谢家本家;长辈见了她,都不得不敬上三分。

谢家;仆从,不少人在进谢府前就听说过大小姐谢知秋;才名,故对她格外敬重。

尤其谢小姐不苟言笑,能得到她;夸赞,在整个谢府都是很有面

最新小说: 春秋:内嫂勿怕,我来救你 侠行水浒 从武道加点开始长生不死 战国帝业 爱上小叔怎么办? 穿书后,我获得了反派系统 让你回收废铁,你带回万吨级战舰 觉醒每日情报面板,肝成万法真仙 掌上锦心姜锦心裴珏煦 我以机缘觅长生